离离原上草,殷殷佑国心
——记抗美援朝老兵王兆印
初春的风里还带着一丝寒意,而午后的阳光已暖意融融。得知我们一行人是来采访自己抗美援朝的事迹,王兆印老人早早地从自己整洁利落的卧室里迎出来,迈着稳健的步履,热情地跟我们一一握手寒暄。他面色红润,身着一件干净挺括的浅蓝棉衫,衬得他越发精神矍铄,哪里像是已经87岁高龄的老人?那温和安详的面庞满溢笑意,颇有几分慈眉善目的佛相,使人一见便油然而生亲切之感。
落座之后,老人渐渐打开了话匣子,在他低沉舒缓的讲述声中,半个多世纪前那段烽烟滚滚、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在我们面前慢慢拉开了厚重的帷幕……
出生于1935年的王兆印,在这片惨遭日寇铁蹄蹂躏的苦难土地上长大,誓要保家卫国的志向犹如一粒种子从小便在他的心底生根发芽。1953年1月,还未满18周岁的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军,进入开国上将杨得志所领导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和千千万万热血志士一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投身到这场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战役之中,从此,谱写了自己人生中最光辉壮丽的篇章。
据老人讲,那次他们村一共有九个年轻人应征入伍。为了给他们送行,村长还特意买来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说非常稀罕的馓子,每人泡了一把馓子吃完上的路。后来,九个人中有三个永远地安眠在了朝鲜战场上。“能留着一条命回来,又安安稳稳活了这么几十年,跟他们相比已经是赚了!”老人知足地说。
刚入伍时,王兆印在新兵团里任班长。第一次出发,新兵手里都没有枪,每人发了两个手榴弹当武器。光在路上就走了三天三夜,白天不敢赶路,全都趴在地上隐蔽起来,只在夜里行军。北朝鲜地区全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晚上行军时战士们又累又困,有人走着走着一头栽倒在地,一不小心滑到山沟里去,深山陡峭地从此便再也找不到了。老人说:那情景,简直就跟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一样。朝鲜战场上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物资补给更是短缺,山西晒干的黄花菜,南方的水萝卜晒成干,切成一片一片的,就吃这些东西,连点盐都没有。等到快停战时供给也运不上去了,有啥就吃啥,没有吃的就只能饿着。我们中国先后派了30多万青年人赴朝作战,刚到达朝鲜时,志愿军缺少武器,看哪里有敌军的营房,派那些身体棒的、反应机灵的青年战士偷偷摸过去,掐死站岗的哨兵,进入营房抢他们的武器,枪支弹药有啥抢啥。只拿武器不要他们的人,俘虏了敌军还得管他们饭吃,他们只吃大米,别的还都不吃,难伺候得很,我们的部队都吃不上饭呢,哪里有大米给他们吃!
到朝鲜战场后,王兆印跟着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当勤务员,后来去了机要通讯班当了一名通讯员。他说,当时战场上条件艰苦,一千多人的兵团司令部连一架照相机都没有,电话只通到团部,连与营之间只能靠送信。那时的兵团分设有警卫营、通讯营、工兵营等,还有作战处、通讯处、管理处、无线电处等,部门分工已经比较齐全,他们负责九兵团、十一兵团和十九兵团这三个兵团之间的信息传达。送信前,纸条上的内容要牢牢记在脑子里,万一遇到危险情况就得迅速把纸条吞掉嚼碎咽下去,情报绝对不能落到敌人手里。他当年不识字,就仗着年轻脑子好使,死记硬背记下来要送的信息。我们对老人的好记性赞不绝口时,他连连摆手说:“我这算什么呀,跟着毛主席的宋十伦,那才是真厉害呢!300字以内的作战任务,他能一字不差地全部背下来,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我倒没有遇到过特别凶险的情况,最多把信送到团部,团里的送信员就得送到连里和营里了。不过有一次,首长带着我给炮发室送信,我正在外面站岗呢,看到一架飞机 ‘呜呜’地就冲过来了,在头顶上不停地盘旋。我一看这可怎么办呢,赶紧抱了两抱柴禾树枝把车给盖上,我手里没枪,只带了一把匕首,我拿好匕首,‘噌噌’地爬到旁边的一棵树上去了。飞机‘扑腾扑腾’往下扔了两个炸弹,不过因为没有目标,只是乱扔一气,所以并没有伤到我,很快飞机就飞过去了。首长出来后,问我刚才在哪里,我说,在树上趴着来!这算是比较危险的一次经历吧!”
战争结束后,志愿军开始全面支援朝鲜人民重建家园,那时王兆印已在通讯班做了副班长。有一次,他带着两个战士往炮发室里送信。那天正下着鹅毛大雪,已有齐膝深,他留在外面站岗,两个战士去里面送信。每次分发生活物资时,王兆印都是发扬风格,让战士们先挑,别人挑完剩下的他再要,所以那天他脚上的鞋子又小又薄,在雪中站得时间太久了,他的小腿和双脚冻得全变黑了,麻木得没有了一点知觉。战士们把他抬到一户老百姓家里,那家的阿妈尼说,先不要进屋,屋里太热,进屋他的腿就毁了。她拿出家里仅有的一小罐黑豆,掺上雪不停地为他揉搓小腿和双脚,还说,不搓得他“嗷嗷”叫着打滚不能让他进屋,不然他的腿就得截肢了。一直揉搓到热血下行,腿脚渐渐恢复了知觉,这才保住了双腿和双脚。腿脚虽然保住了,可是他的十个脚趾,除了两个大拇趾外其余八个全都冻掉了,从此再也没有重长出来,两条小腿上也一片一片黑斑,再也变不回本色。老人边说着边挽起裤腿,脱下袜子给我们看,直看得我们唏嘘不已。
那位朝鲜阿妈尼的儿子和儿媳是人民军,都在战争中被炸死了,给她留下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孙子。为答谢救人之恩,王兆印便帮着阿妈尼照顾小孙子,志愿军每月有45斤的供给,他们每人拿出15斤来给朝鲜老百姓。“朝鲜的老百姓可受罪了,连点吃的都没有。我们出发路上带着馒头,遇到老百姓饿得不行了就分给他们吃,带着的大米也捧给他们,老百姓都感激得直要给我们磕头。所以朝鲜老百姓和志愿军感情非常深,对我们非常好,往往一个志愿兵有任务出发,他们都跑来一路保护我们。”王兆印还回忆到,1955年冬天,大雪下了有一米厚,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一人多深。朝鲜人民的房子都非常低矮,大雪堵住了房门,老百姓出不来了。团长下命令全体出发,给老百姓扒门去,扒着扒着饿了大家就抓起一把雪来送到嘴里吃。志愿军全心全意为老百姓,爱护老百姓,老百姓也非常拥护我们志愿军。在朝鲜待了五年,1957年底王兆印他们回国时,阿妈尼的小孙子有六七岁了,舍不得让他们离开,非得要跟着回来。这份超越国界的军民鱼水情,不禁令我们深深动容。
“战争实在太残酷了!有一次我们去给23军送信,到了地方却找不到部队了,原来在那场战斗中他们已经全军覆没了。西北军区三四万人,最后只剩下了18个人。埋着烈士的坟墓一个挨着一个,只看得让人睁不开眼。惨啊!确实太惨了!”停战后,王兆印跟着首长到了上甘岭战场,看到那里的尘土和炮弹壳、子弹头混杂在一起,得有一裁尺厚。那场景,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令他的心灵震颤不已。战争虽然如此残酷,可是,“我们中国人不怕,之前我们已经被日本人欺负怕了,怕美国人打进来再接着欺负我们,我们好不容易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美好生活又给毁了。麦克阿瑟说:6月25日在朝鲜发动战争,元旦要在北京过。毛主席下命令,坚决要把美国鬼子挡在鸭绿江以外,我们中国人抗美援朝的心都非常迫切,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世界和平。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都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了,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也一直在激励着我们。国内老百姓也大力支持抗美援朝战争,豫剧家常香玉来我们兵团慰问演出了一星期,给我们唱《花木兰从军》,星期天为战士们洗衣服,还为志愿军捐了一架战斗机呢!要不是中国人这种上下团结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这场战争还不会停止。美国人感受到了中国人的了不起,中国人的不好惹,所以后来才不得不停战。”说到这里,老人神情激动起来,满脸抑制不住的自豪。
他欣慰地说,他们兵团一开始是在南川,后来挪到杨德建了新营房,那里离毛岸英的墓地不远,回国前他还特意跑到毛岸英墓前照了张相片,来留作自己在朝鲜战斗生活过的纪念呢!
1957年底,王兆印由朝鲜回国复员。一开始他被安排在煤矿上工作,可是过了一夜后,寅寺公社党委找到他,决定让他留在家里训练民兵。王兆印二话不说,默默服从了党组织的安排,无怨无悔地当起了一名民兵连长,开始为公社训练民兵。1959年遇到自然灾害,庄稼颗粒无收,大家伙儿没有饭吃,民兵饿得都跑出去,训练不成了。正赶上他的哥哥去世,留下了五个孩子,加上自己的孩子,这一大群孩子都张着嘴等着他来填饱肚子。生活所迫,王兆印实在没有其他出路,于是就下了关外去讨生计。在东北待了整整三年,回来被告知,出去的这三年由于党费断缴,他的党籍停止了,也不能参加会议了。王兆印没有为自己争辩,淡然接受了这个现实,毅然挑起两个家庭的重担。他复员回来时,用320元复员费盖了三间新屋,从东北回来后房子让嫂子带着侄子们住了,他也没有再要回来。他借了堂哥家的车子,慢慢地开始拉车子干活挣钱,供养自己和哥哥家的孩子们。拉了一天车子回到家,孩子们将他团团围住,这个喊“爸爸”,那个喊“叔叔”,他心头顿时充满了幸福,劳作一天的苦累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每个孩子给二分钱,让他们攒起来买当时那种大黄纸,用来学习写字。
王兆印说,在部队时首长就跟他讲过,人没有文化简直就跟头牛一样,安上个尾巴就往前走。他不能让孩子们再跟他一样当个文盲,所以即使生活再艰难,他再苦再累,也要供孩子们上学读书,让他们都能成为有知识的文化人。如今儿子和侄子们都生活安定富足,孙辈们有的是本科生有的是研究生,在各个行业为国家做着贡献,有的当了老师,有的当了公务员,都出息得很。孩子们都非常孝顺,儿媳照顾他也很细致周到。这个大家庭,如今一派其乐融融和谐美满,老人说,他一直信奉“善有善报”,这是善良换来的幸福。条件好了,王兆印老人也不甘落后,从很多年前儿子给他买了台14英寸黑白电视时起,他就跟着电视上的字幕认字,如今已经认识了大量的汉字,读书看报都没有问题。他说,要是再早五年,他的记忆还跟原来一样清晰的话,他会把自己这辈子的经历写成书。
“这日子,以前想都没敢想过会到现在这样。国家每月给的补助足够我生活,也没有给孩子们造成负担,已经很知足了!这辈子只剩一个遗憾,我的党籍还没有找回来,看看能给我解决这事不?战争年代大家都争着积极表现,入个党太不容易了,我56年入党,在朝鲜还得过两次奖励呢!就这样弄丢了,自己感觉就跟没家了一样,最大的遗憾哪!”临别,老人还在喃喃念叨着,和善的眉目间,萦绕着一丝怅然。
王兆印老人,一个普通的人民战士,这一生忠实履行了一个战士应尽的职责——保家卫国,维护和平;他的一生又是不普通的,穿过枪林弹雨,听过炮火轰鸣,经受过战火的淬炼,思想的洗礼,生死的考验。他是离离原上草中并不起眼的那一棵,小草般平凡渺小,又小草般坚韧顽强;然而正是这千千万万棵小草汇聚起来,佑护着脚下这片美丽祥和的土地,成就了祖国一个又一个绿意盎然的春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