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最忙碌的时刻,
听见打开的电视里面,
一位老太太在讲故事,
说的是她小的时候,
有一天看电影,
一位白胡子的老公公正在弹钢琴,
那种神采飞扬的感觉一下子吸引了她,
她就告诉妈妈自己要学钢琴,
所以,就成了现在的模样。
很简单的几句话,
我过来过去,
看着她在屏幕上接受访谈,
突然,我的心里一动,
她今年多大了,
赶紧看介绍,八十岁。
看着八十岁的老人侃侃而谈,
说自己的理想,
自己的爱情,
自己弹钢琴的酸甜苦辣,
不合时宜地
我的心里却在算一笔账,
她今年八十岁,
她小的时候,
就算十岁左右,
大概是1948年左右,
那个时候,
正是解放战争时期。
大部分人的生活是水深火热,
她还有经济和时间看得起电影,
学的起钢琴,
她的背后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她的看似普通的话
放到一个特定的环境
才发现简单之后的不简单。
饭桌上,和七十四岁的公婆谈起
这位女钢琴家
爹爹说“我二十多岁的时候,
才第一次看见电视,
觉得真叫神秘。
婆婆说“啥是钢琴?”
看看,人和人的区别多大!
想起看过一个国外的视频短片:
一群大学新生模样的孩子,
站在草坪上准备一场比赛。
老师对着这群参赛者说:
“在这场比赛开始之前,
我有几个条件要说。
如果你符合条件,就向前迈两步。
如果不符合,就呆在原地不动。”
“如果你们父母的婚姻持续到了现在,向前两步。”
“如果你有机会得到私立学校教育,向前两步。”
“如果你请过家教,向前两步。”
“如果你从来不用担心手机欠费,向前两步。”
“如果你从来不用和爸妈一起担心账单,向前两步。”
…………
当所有条件宣布完之后,
有人在起跑线上一步没动。
但也有一部分幸运儿,
离终点已经不到40米了。
这时,老师对参赛者说:
“站在前面的人回头看一下,
我说的每一条,
和你们个人的能力都无关。
我说的每一样,
都和你自己做过的事无关,
但你们却已经领先了这么多。”
随后,老师提高声音:
“准备。”
“跑。”
排在最后起跑的孩子,
尽管奋力奔跑、加速、追赶,
但他们冲到队伍中间的时候,
排在前面的孩子已经冲过了终点。
人生而平等,是一种美好的祝愿
如果单独从每一个个体来说
可能有口气,生和死都是平等
但是,结合到每个人的生存环境
真的不是平等的
每个人出生就戴上了烙印
不同的出身
不一样的人生
有点宿命论的感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