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向死而生”的生命华章——《温暖消逝》读后
《温暖消逝》是一本全方位讲解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书,书中不只详细介绍了死亡教育和临终、丧亲关怀,还从社会、文化、名人等方面收录了诸多关于死亡的智慧箴言,提醒人们应该掌控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质量并且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很好地体现了作者“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的创作理念。本书作者是迈克尔·雷明和乔治·迪金森,两位都研究死亡学长达40多年。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时钟”显示,全球每秒死亡1.8人,每天平均死亡15万人以上。尽管死亡无处不在,但大多数人不但不会主动谈论死亡,而且在遇到死亡话题时都会下意识回避。因为恐惧而否认死亡,是每个人的本能。“死亡否定”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关于对死亡的恐惧,在1986年诞生了一种恐惧管理学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为了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人们创立了文化世界观,可以让人象征性地超越死亡。据一项针对1000多人的调查显示,有65%的调查对象对死前依赖他人和忍受痛苦产生了高度焦虑。社会采取的“死亡否定”态度,会让我们刻意忽视死亡的存在;电影、书籍等流行文化对死亡的过度渲染,又会加深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过程所经受的折磨和由此导致的自尊的丧失,也会让我们对死亡讳莫如深。
在很多欧美文学或影视作品里,只要涉及死亡情节,大部分父母都会为孩子编一个美丽的谎言,比如说去了天堂。其实这些情节才是最大的谎言,西方真实的死亡教育并不是这样的。西方对孩子死亡教育的宗旨是尽量诚实、坦率,既不会用“过世”“生命停止运转”这些抽象概念,也不会用“睡着了”“去了另外一个世界”等词混淆事实。
这种处理方式,其实就是尽量避免死亡在孩子心中留下神秘而恐怖的印象。让孩子明白死亡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宠物的生命周期一般都比较短,孩子可以经历它们从生到死的过程,这是帮助孩子上好死亡教育第一课的好机会。相对儿童时期来说,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不稳定时期,接受了大量暴力、色情、死亡等信息,往往充满焦虑和叛逆,开展死亡教育相对来说要困难得多。
如果死亡已经不可避免,身为亲属的你又该怎么办呢?生命的尊严和死亡的尊严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当然不能无限夸大现代医疗带来的痛苦,但也需要尊重患者自己的选择。从否认与隔绝,到愤怒,到交涉,到抑郁,再到最终的接受。这一剧烈起伏的心理过程对多数人都是难以承受的,而专业的临终关怀则能帮助他们和亲属一起度过这个阶段,最终坦然面对死亡。
英国是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发源地,于1967年最先建立比较健全的临终关怀组织。而美国则于1983年将“临终关怀”列入医疗保险项目,到2011年已经建立了5300多个临终关怀机构,覆盖全美50个州,有近44.6%的人在临终关怀项目中去世,接受临终关怀的人达165万。临终关怀并不是让患者消极等死,也不是安乐死,而是把临终当成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给予当事人尊严、舒适感、控制感和有质量的生命。
善终就是病人、家人以及护理人员都没有经历不必要的痛苦和折磨。根据研究总结,得以善终的病人一般都有以下特征:他们往往有控制感和幽默感;注重仪容仪表;不回避痛苦,能够平静地讨论死亡及死后的事情;在亲人陪伴下非常开心,并且会用神态、动作表达关心。善终还表现出四种死亡形态,那就是在熟睡中死去、没有痛苦地死去、平和安详地死去、快速地死去。
丧亲者如何进行心理调整?丧亲的真正痛苦通常会在死者去世后的第二周达到巅峰。一般来说,丧亲者的悲痛,会经历震惊和否认、无序、情绪不稳、罪恶感、失落和孤寂、解脱、自我恢复等七个阶段。而要想真正走出丧亲的阴影,每一位丧亲者都需要完成四项任务:首先是接受失去亲人的现实,其次是接受悲伤带来的痛苦,然后是适应死者已经无法出现的新环境,最后是重新投入一段新的关系。
要学着把死亡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从儿童和青少年开始进行死亡教育。当治疗已经没有意义时,最好选择临终关怀,享受生命的质量而不是痛苦地延长时间。丧亲者要通过人际交往、疏导情绪、分散注意力等方式,尽快走出伤痛,开启新的社会生活。
从现在开始,把精力专注于自我实现,尽量减少人生的遗憾。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人生目标,生活质量也比较高的时候,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会更容易接受。可尝试给自己写一份讣告,也就是死亡通知。试着想一下,当你死后,希望别人怎么评价你?希望为最爱的人做些什么?希望在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努力提升心智成熟度,做一个不会害怕变老的人。在崇尚年轻的文化里,衰老似乎是一种失败和痛苦。而变老的最大好处是不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当你老了,你反而更容易抛开世俗的看法,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真正理解生命意义的人会更加个性化。不害怕变老,接受变老,就意味着可以从外在的世界中接管自己,成为自我世界的真正主宰者。
坦然接受死亡的存在,并把它当成生命质量的一部分。根据一个测算,中国人一生医疗费用的70%用在最后3个月,其中又有70%是花在了最后的28天。很多没有必要倾家荡产去救治的病患,医生和家属却被“见死不救就是犯罪”的道德观念捆绑着,导致很多患者一辈子经受的痛苦都不如躺在病床上的最后几个月。
其实死亡本身并没有意义,只是人们的回避、抗拒、恐惧才赋予了它更多的负面意义。如果没有死亡的到来,生命体验很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差。中国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预示着庞大的老年潮加上死亡潮即将到来。美国加州在1976年就通过了《自然死亡法案》,允许患者依照自己的意愿,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延长临终过程,而生前预嘱在中国还没有普及,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由家属来做关乎手术、治疗和生命的决定。
死亡是开启生命之门的钥匙,借着接受我们个体存在的有限性,我们才能获得力量与勇气,激发实现自我的一切潜能。具备“向死而生”的大智慧,将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最大保障。身边的朋友,大都已步入退休,进入了老年行列。坦然面对变老,达观地正视疾病与死亡,向死而生,是每个人都不让迴避的人生新挑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