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职业经理人 | 陆奇
职场成名离职始!拼多多“接盘”陆奇,榨取人设最后价值?

职场成名离职始!拼多多“接盘”陆奇,榨取人设最后价值?

作者: 张书乐 | 来源:发表于2018-07-01 17:39 被阅读104次

    萦绕在陆奇身上的疑问和光环很多,一个个来解读:

    一、陆奇加盟拼多多?

    5月18日,陆奇离职百度,成为了其57岁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在从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前,陆奇的大名在国内互联网产业圈外,并没有多少知晓度。

    当业界还在猜测陆奇接下来的走向时,从百度离职43天后,陆奇再次迎来一次小高光。

    媒体报道称:“美国东部时间6月29日,拼多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提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百度集团前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将受邀担任拼多多独立董事兼薪酬委员会主席。”

    当然,就此认为陆奇加盟拼多多,却非正确答案。独立董事指的是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或专业联系,并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的董事。

    简言之,拼多多独立董事陆奇,其实和拼多多本身,没多少真正的关系。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怪异组合呢?

    或许是,此刻的陆奇与此刻的拼多多,都需要一个高光节点,然后就这样组队了。

    二、陆奇“跳上适当的船”?

    但这一次高光的出现,引起的争议远比上次离职百度更大。

    根源在于上次高光出现时,也照亮了陆奇的两句名言:“永远保持战斗姿态”,“在适当时候跳上适当的船”。

    陆奇的履历并不复杂,1998年进入雅虎,2007年晋升为雅虎执行副总裁,第二年8月离职,2009年1月正式加盟微软任网络服务集团总裁。

    当业界都在等待这位在2013年出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身份后,而被媒体赞誉为“硅谷最有权势的华人”的陆奇,在完成从微软(2016年9月离职)到百度(2017年1月17日任职,在职时间486天)的两级跳后,最后一跳将给人们惊艳。

    毕竟,全球科技企业中做到最高管理职位的华人当初跳跃到百度时,业界普遍认为,这是由副转正的他最后一跳(雅虎、微软、百度),即使是离职百度时,他亦曾表明,百度会是他职业经理人生涯的最后一站。

    因此,在陆奇离职之初,业界普遍猜测,他不会再去其他公司,而会选择以下两条路:

    其一是成为第二个李开复,创业;

    其二是57岁的陆奇,会在高光时刻退休。

    但,陆奇却选择了帮助拼多多高光一把,让拼多多在其本无法契机的业界话题圈中,成为一时焦点!

    毕竟,独立董事的职位,拼多多的平台价值,都不足以让陆奇跳船。

    陆奇这又是为什么呢?

    三、陆奇成为了“加分项”

    或许,陆奇的新选择中,最高兴地不是拼多多,而是百度。

    早前因为陆奇离职而萦绕的各种传闻,也就在独董发布时刻烟消云散。无他,陆奇干腻了职业经理人,想要跳上一条新船而已。

    既非内部斗争,也不是同行的挖角,如果还有人认为创业3年的拼多多能够用独董换一个百度总裁,那这就是个笑话了。

    倒是李开复的那句“他加入任何的一个公司,都是对这个公司的加分”的评价,让陆奇成为了一些创业公司眼中的香饽饽。

    结果,想要IPO、但又苦于在美国资本市场并没有辨识度的本土电商平台拼多多决定让自己“加分”。

    但拼多多手上的砝码并不太多,从业绩上看,2015年9月成立的拼多多,一直在亏损,而且亏损还在扩大。

    资料显示,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发生2.92亿元人民币和5.25亿元人民币净亏损,2018年第一季度净亏损2.01亿元。

    尽管在社交电商上,拼多多做得远比京东好,但也只是在社交发散上。真正在体量上的差距,让这个小公司不可能真正找到陆奇作为实在的加分项。

    于是,独立董事这个可以产生诸多联想,但和公司运营并无太多联系的位置,也就成了橄榄枝。

    换一句话说:在拼多多的招股书上,真正能够让资本市场有强烈视觉冲击的不是业绩,而是“陆奇”。

    用“陆奇”背书,好走通IPO之路,拼多多也是拼了。

    这时候,新的问题出现——陆奇为什么就从了?

    或许,一个解释是时机,拼多多正好出现在了一个适合的时间点上——一个陆奇人设出现崩塌可能的关键点上。

    四、陆奇的离职“加速度”

    陆奇的人设已经出现了裂痕。

    在离职后,他似乎也在犹豫,未来做什么?或许,有类似履历的李开复,让他犹豫。

    李开复的高光时刻和陆奇相似。

    曾在苹果、SGI、微软和Google等多家IT公司担当要职的李开复,最名声大噪的时刻,是2009年9月4日,从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离职的那一刻。

    在此之前,李开复也担任过微软全球副总裁(2000-2005),还因加盟谷歌,而被微软以违反竞业禁止协议案提起诉讼,但名声大多局限于业内。

    恰恰是从谷歌离职,尤其是大中华区总裁的这个职位,让其在彼时一度成为了职场的一个神话,或者说职业经理人中的最完美人设。

    这或许也是李开复之所以给陆奇以“加分”评价的由来,这本身就是李开复自己的感同身受。

    但陆奇的“加分”权限,却很快就使用在了拼多多身上!因为除了拼多多需要他加分外,他也急需拼多多为其加分。

    梳理一下陆奇的“跳船”履历,不难发现其就任和离职的时间正在加速:

    2007,陆奇在服务近十年的雅虎内部,成长为雅虎执行副总裁,次年8月离职。

    5个月后,即2009年1月,正式加盟微软任网络服务集团总裁。

    经过4年努力,于2013年出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身份后,随后在2016年9月离职。

    再次履新,是2017年1月,也就是离职4个月后,成为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董事会副主席,486天离职……

    在其中似乎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即在一个平台(企业)中,陆奇通过奋斗达到职业经理人的顶点(在百度为总裁,其他为副总),就会换一个地方战斗,而且其中身份转变(离职到履新),不超过半年。

    但此次43天时间,陆奇即刷出一波高光,而且还是和他过去服务公司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小小拼多多。

    无他,到达百度,由副转正,角色发生了一次变化,可作为职业经理人的陆奇,跳船的节点都出现的时机巧妙。

    另一个跳船逻辑出现——遇到点风浪,就可能会跳船。

    “能同甘、不共苦”,这恰恰是职业经理人最不能出现的人设,只是之前的跳船,往往因为光环萦绕和原公司的讳莫,而一直不显眼。

    只是陆奇或许没想到,百度的转型风浪,会如此之快的平息。

    五、陆奇人设的“最后价值”在哪?

    这一波跳船的结果是,百度的转型越成功,陆奇人设崩塌越快。

    这也是其此次和拼多多如此匆忙的联袂登场的根源所在。

    甚至在离职百度时,这种崩塌就已经显露。

    彼时,业界议论最多的,是在陆奇在职的中后期,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特意将办公室搬去了手机百度及Feed所在的百度科技园5号楼6层,“亲自盯手机百度Feed流”,以及随后百度依托Feed流的成功,市值成功逼近千亿美元。

    创始人带领VS职业经理人加盟,这两者之间的效果,在百度身上的印证,让陆奇的“职业经理人”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跳与不跳,只是崩塌的速度早晚问题,陆奇选择了跳,在最高光的时刻跳船。

    而跳船之后,谁来“接盘”陆奇,则变成了陆奇自身的一种深切职场焦虑。

    陆奇和拼多多的携手,或许折射出了陆奇的一些未来可能:

    或许,陆奇也不想效法李开复,在创业的路上一路褪下高光、走下神坛……

    或许,陆奇需要拼多多来完成一次“我会回来的”宣言……

    或许,陆奇需要赌一把拼多多的业绩走势,用IPO的业绩,来修补自己“战略技术眼光”失误,带来的人设崩盘……

    或许,苦于高光度不够的拼多多,也很乐意借机榨取一下陆奇这个“职业经理人之王”人设崩塌前的最后价值,吸引下资本市场的侧目……

    各取所需之下,一次有陆奇之名加持的招股书,就此完成,如此而已。

    只是,这样的豪赌,更大的可能是让陆奇早年的完美人设出现更大的破灭,也让人们再次回味其在百度、微软和雅虎的战绩,尤其是百度时期“由副转正”带来的极大光环和其背后的名不副实……

    结果,一个有趣的现象就出现了:在拼多多和陆奇的联袂登场中,真正的赢家反而是早前因陆奇离职而争议过多的百度。

    你觉得呢?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场成名离职始!拼多多“接盘”陆奇,榨取人设最后价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qh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