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我了……”这句话时常出现在我的耳畔
![](https://img.haomeiwen.com/i21859710/3686121b3a1a2c1e.jpg)
之前看过两道有趣的填空题:
1. ()是鸟的一种。
2. 鸟是一种()。
很多人第一个回答是:鸵鸟、鸽子、乌鸦、喜鹊……这样的鸟类。鸟是一种()第二个问题,想了半天得出是动物这个答案。
![](https://img.haomeiwen.com/i21859710/87a7f721a0f03040.jpeg)
这样回答没什么对与错,其实第二题,还可以说鸟是一种两足带翅膀的飞行生物、是自由的象征等等,不过我们大多数人已经被毛毛虫效应限制了思维。
法国科学家约翰·法布尔,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边上,让他们首尾相连,围成一个圈。在花盆旁撒了一些它们爱吃的松叶。
因为习惯,毛毛虫只会一个跟着一个绕圈圈,没有任何一只毛毛虫“偏离”轨道去吃松叶,直到在饥饿和疲惫中死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1859710/3da9f1ce2e11b5d1.jpg)
这种以固定的方式思考和行动,导致失败的现象,就是“毛毛虫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惯性思维。
通常,我们这么做的群体原因是,因为我们想要寻求他人认同,也就有了思维和行为的趋同。
我的个体原因是,我对熟悉的事物更有安全感。
这种效应的好处,是事情出错的概率变低。缺点是发现不了更多的可能性,还容易让人丧失独立思考能力——怕出错,或困在自己设定的狭窄思维中,不再深度思考。
来吧!加油!呐喊!助威!身体最智慧,身、心、灵都动起来吧!青春、激情不散场。
![](https://img.haomeiwen.com/i21859710/f50754dda309e1b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