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论语》仁与孝

《论语》仁与孝

作者: 梦之荒原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23:48 被阅读0次

1. 《论语》中的仁即是爱自己的灵魂。

  愿意爱怜自己灵魂的这种意愿最重要,在儒家看来,这种意愿不是虚假的,它让我们爱自己,同时也让我们爱生活,爱自己与爱生活是一体的。所以,理想人生除了智勇双全,更基础的还要有一颗愿意爱怜自己灵魂的心,爱自己也爱生活,这就是儒家倡导的“仁”,这是人生首个需要修养的一种能力。

2. 在《论语》看来,正确的人生应该有三个方面特征?

  儒家认为人类每个人并不是天生拥有“真正的自我”的,而真我醒觉成熟的人生。应该有仁、智、勇三个方面的特征。一个人爱心、智商、情商三方面能力全面发展,会爱而且能爱,人生才有机会遇见最好的自己。这三个方面如果再简化一下也可以说是两点,就是《论语》中的“仁”与“义”

  这是种理想的人生追求。需要指出,这种追求再美好,也需要落地实践得了才好。人这种动物,决定实践效果的很重要因素就是“行为习惯”这个鬼玩意。据说21天就能培养出一种新习惯,21天也能改变一种老习惯,一件事只要进行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儒家认为,不能仅仅口头上“仁义”,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反复锤炼,把“仁智勇”变成行为习惯。

3. 《论语》中的孝旨在指导克服个人的不良习气。

  《论语》提出的“孝”不是让人当傻瓜,《孝经》特别指出,盲目当傻瓜是最大的不孝。对儒家来说“孝”是一个专业术语,旨在指导克服个人的不良习气,“孝”是让自己人生变得美好的办法。儒家把这个专业术语定名为“孝”,最少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儒家认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好能从小孩子的时候培养起来,小孩子在跟父母的关系处理中,如果能一边斗智斗勇,一边同时不伤害父母的爱心,这样培养出的小孩子往往“仁智勇”本事很全面。只知道青春期反抗的小孩子前途不妙,勇则勇已,但事实上让父母伤透了心,这种孩子“仁”的能力有限,将来的人生也不会顺利找到自己的幸福。

第二个原因,仁智勇是综合能力,平常很容易把“仁爱”丢了。我们每个人整个人生其实都需要“仁智勇”,斗智斗勇的同时不能丧失仁爱,综合的“仁智勇”行动是一个精细活。但是,斗智斗勇的磨炼还好说,人生中处处需要智勇双全,而“不丧失仁爱”的行为习惯就有点不容易培养了。大多数人更习惯回避生活中的麻烦,懒得去“仁爱”:工作不顺,辞职呗;老婆不好,换掉呗;孩子麻烦,打掉呗,等等。人生似乎可以通过逃避解决麻烦,事实上,生活可以逃避得掉吗?人的一生中,只有自己父母,是既成事实,血脉的关系永远无法逃避。所以儒家强调,面对人生中的种种顺境逆境,我们都不应当逃避,麻烦仅仅是麻烦,在麻烦的生活过程中修炼我们自己的灵魂、壮大我们的真我,这才是最重要的。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要磨炼我们的“仁爱”之心,要像当年作小孩子面对父母一般,永远不要丧失我们的“仁”心,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真我的进步,幸福不落空。

黄向军说国学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仁与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fu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