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界的根本是赚信息差,比我们看的书多、技能多,就能教我们。
所以啊~,我们多看些书就不用付费了,对吗?
你可能会说,对啊,我就是想多看些书,但没那么多时间啊?或者就因为不知道该看哪些书才要咨询哇。
说说我的看法哈。
1.你的阅读动机是啥?
动机,也可以说是动力。强烈的动机是做成事情的前提。如果书中的故事很精彩,让你欲罢不能,阅读就是很容易。
所以读小说比读致用类书籍要轻松,因为致用类书籍主要目的就是传达知识。
我参加读书营,就是想知道怎样能读完不想读的书。解决方案是跟着领读稿儿初步了解书的内容,然后找到书中感兴趣的点,联系生活实际写读书笔记,助教点评,主要就是夸你写的好。
也就是说,读不喜欢的书,得借助更多的外力。我最初读《红楼梦》,根本看不懂,读了红学会的解读后才坚持读完。
这种阅读就像学功课,有老师教,加上自己悟,做作业输出,最终完成阅读。这是阅读书营的做法。
如果你只是单纯地想培养阅读习惯,一定要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评分高的书,如果你读不下去,那这本书就不适合你。
只有你想读,才能读得深入,才可能读完。
2.读完了为啥记不住?
明确一下哈,我们要记的不是信息点,而是信息点在的位置,在你需要调取的时候能找到就可以。
能调取你需要的信息,说明你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知识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有段时间我很苦恼:怎样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了找到答案,我读了很多建知识体系的书。
·《秋叶训练营 高效学习7堂课》提到,用“先画整体框架,再深入学习”的结构化学习,能快速掌握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也就是建立一棵知识树。
·《跃迁》这本书中,不赞同建单纯的知识树,认为应该建问题树,以问题为导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打开心智》中提到用INKP项目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主张“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认知觉醒》中,提出所谓知识体系更适合学术知识,更贴合个人成长的是认知体系。触动—关联—实践,是建立认知体系的有效方法。
·《好好思考》中提出新的知识组织方式“问思模体系”。
用基本问题把不同领域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型以及各种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案例整合到一起。
所以说呀,学习知识的根本是为我所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要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比如我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然后,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主题阅读能帮你打开思维。
流程如下:
1.根据兴趣或问题确定阅读的主题。
2.根据目标筛选书籍。
3.主题阅读,找到触动点,联系实际或过往的经验。
4.整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说明你的认知体系已经迭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