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10-17 团队管理--摘记

2019-10-17 团队管理--摘记

作者: 红瓦李 | 来源:发表于2019-10-17 11:56 被阅读0次

    大框架

    团队成长大框架

    基本方法和心态理念

    01 First Who Then What

    一个公司、团队的长期发展,最终取决于组织中的人、大家在一起形成的做事风格。

    人是团队稳定、发展速度、产出效率、工作满足感及工作相关的一切的一切的基础。

    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是团队建设及团队管理的第一要务。只有首先对人不对事,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对事不对人。

    而团队管理和培养的后续工作,也紧紧围绕人来展开。

    围绕着人,有四个基本方法:

    1、Hire right person

    2、Manage expectation

    3、Letting people go

    4、Maintain the team

    02 Hire Right Person / 雇佣正确的人

    什么是Right Person? 不同的工作性质、不同的团队会有不同的定义。我的理解里包含几个方面

    1、专业能力

    2、自我认知和目标

    3、性格

    专业能力不用多言,值得注意的点是:Over-qualify 也是一种不合适的可能性。需要在考虑后期发展空间的前提下,慎重决定。

    自我认知是指人对自己的判断是否符合其他人对他的看法,能否相对客观的看待自己。存在巨大偏差的人,则会在后续工作中造成巨大麻烦。

    目标(真正的目标,而不是嘴巴上花花的叶公好龙)则决定了一个人后续的发展。一个没有目标或者目标很low的人,是难以对他提出进一步要求的。

    性格包含:团队合作、自律性、探索精神、责任心等。

    我的心目中比较看重的性格特征是:

    1)谦虚和开放

    2)不斤斤计较,甚至懂得牺牲

    3)自我驱动

    谦虚开放是应有之心态,因为有经验而陷入偏见是聪明人的常见问题。保持好奇心与谦虚,开放的面对不同意见和经验为顺理成章提供了基础心态。

    斤斤计较的人没有大格局,不堪大用——任何一个个体都有机会发展成团队的重要角色,心性却难有质的改变,所以不因为人的职位初级,就放松这方面的要求;不懂牺牲个人利益则无法得到更广泛的团队支持。

    自我驱动我实在也不知道有啥好讲的。

    Right People的重要性源于人改变的难度与管理的痛苦。

    管理本身的痛苦在于,需要面对很多冲突和碰撞,需要对团队的既有方式加以改进。而改进永远是难的。就像小孩子的教育,是不可能靠1次2次的说教达成目标。很多时候必须不厌其烦挖空心思软硬兼施。

    因此一开始就Hire Right People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管理本身的障碍和痛苦。

    03 Manage Expectation

    期望值是战略到执行时,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不清晰的期望值管理,往往是事情失败的第一步。

    期望值管理的前提是:1)自己是否有明确的期望值 2)沟通时是否能够直面 3)是否第一时间就设定了期望值

    管理者的角度而言,如果本身期望值没有足够明确,某种角度说是管理的失职。而这种失职,其实又是随处可见的。也因此常会引起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背离,或者听到“老板善变”、“老板难伺候”的评论。

    这里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严格的要求(高的期望值设定)大部分时候不是团队停滞的根源,而不明确、或者变化的、未沟通的期望值,才是团队执行力下降的杀手。

    而有更大发展潜力的下属,往往具备补足“上司期望值不明确/变化”的短板的能力。

    这一能力,从心态角度我定义为 要求自己的工作超出期望值。

    从我十六年的职业生涯中,我很少得到上司明确的期望值设定,这经常让我困惑,也看到了因此周围的一些人放任自流,从优秀走向平庸。

    而了解我自己的从事的具体工作背后的目标之后,我尝试理解达到那一目标的标准是什么,转换思维(Think as your boss' boss)去尝试得到一个基础期望值,然后为自己设定一个更高的期望值(Exceed Expectation)。

    因此,在我十六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也极少遇到上司质疑我的工作,在无论如何竞争激烈的环境里,我始终保持自己的TOP 1%(注:在初工作时,我对自己设定的目标是Top 10%,而不断提高的目标设定与不断正向循环的刺激,让我把目标提高到Top 1%)期望值设定。

    面对未知挑战,等候指令,完成指令的人只能是中等偏上的人才。尝试理解全盘、积极推进、突破障碍克服困难、做到别人做不了的事,才能脱颖而出。

    而相对应的,作为管理者,理解这一情况之后,一个狡猾而双赢的期望值管理技巧是:让团队成员深切意识到,真正的期望值是“希望大家能够超越期望值”

    一个靠逼迫压力表现出良好绩效的团队,失去了压力之后只有靠内在化的Exceed Expecation自我要求,来继续保持高绩效。

    PDCA成长模式

    PDCA 模式是成长的基础轮回。在不断的设想 -> 执行 -> 对比检查中,形成方法学及内在化,让各种能力成为原则与本能。

    “在无知的情况下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逐渐靠近真相”,《原则》里提到这一点。狭义上是一种troubleshooting、解决bug的思路,广义上是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挑战的猎手本能。

    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责任越重大,所接触到的事务中,无知的部分就越多。猎手本能,亦即不惜代价实现目标的侵略性思维,因此成为上升通道中必须具备及强化的能力。

    1)未雨绸缪的危机感、紧迫感:我深深的相信,在面对新挑战的时候,未知太多,四平八稳的计划要么流产,要么延期40%。

    2)纲举目张的计划能力:关键任务是什么,之间存在哪些依赖关系,什么是瓶颈及风险点,关键角色有哪些,反复推演,反复讨论,收集最多的大脑,细化到每一个细节,然后再重新回到天上俯视计划。远-近-远-近的审视。把细化下来的每一点,做成schedule,做成check list。

    3)想象力及纠错能力:运作之前,脑子里几十遍沙盘演练,细到每个人的工作状态,办公室里的气氛甚至争论的音量,与运作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敏锐的嗅觉,一旦有和想象不一致的bad smell,立刻纠错——要么你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有问题,要么落实的过程有问题。

    4)Follow up and adjustment:根据schedule和check list频繁检查预期结果是否产生,如果没有,为什么,怎么办?

    5)帮助组织完善体系,在此同时超越体系推进事务。

    越是复杂或未知的事情,越是需要做充分的计划、足够频次的检查和第一时间的应变。

    和大部分人的认知相反,我不认为 计划的意义在于“它能预知未来”或者 “就这样了,让大家照着办”。

    我一直认为计划的意义在于“设定一条基线,便于大家发现残酷现实和美好理想的差距,而当偏差发生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发现,纠正行为或者改善计划,以消弭差距”

    培养成长心得

    01 时间也无法让人成长,能让人成长的只有经历

    最近的几次会议和讨论,引发了一些思考:很多问题,其实从年初开始就一直有所提及,但后来大家还是一边做一边忘,一边遗忘一边再犯,无论是项目的做事流程还是进度把控,可能我们还是经常会提起,但为什么总是收效甚微呢?

    关于上周四提到的“责任止于我”,后来和同事们聊起类似情况,反面例子确实是存在的,可能关于一些小需求的补充或改动,离我们比较近的开发同事互相周知一下,聊天截图发过去,大家就能迅速完成了;然而有时候,尤其是在大家有分歧时,就很容易“把责任甩出去”了,让别人来推动,似乎是成本最低的了。要每个人都有主观能动性地去推动事情发展,确实需要培养,尤其是在遇到阻力时。

    02 能教育人的只有事情

    我们都希望能最高效率地成长起来,然而"道理我都懂,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都希望能从一件事里举一反三的总结出更多的做事方法,能提高效率,能尽善尽美,能快速成长,然而永远是听来的道理不如自己知道痛了,自己知道冷了,就会多穿衣服了,比“妈妈觉得你冷”有效果多了。

    其实今年以来,很明显的能感觉到有若隐若现的焦虑时刻伴随着我们。公司成长得非常迅速,我们的技术储备,攻坚能力是否能领先一步?我们的前端能否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服务能否更加稳定抗压?可能更前线的同事更能发现更多问题,无论是沟通效率还是流程制定,如何总结出一个“以后应该按照什么流程做”呢?

    想起很早之前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那天和朋友讨论第二天的出行安排时,关于行程路线产生了分歧,各自争执了好一会儿后,意识到得不出结论,于是我提议说,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关于我们有分歧时怎么解决吧,然而,结果怎样呢?我们在“关于如何解决分歧”上又产生了分歧。等我们意识到这个处境时,不禁哈哈大笑,浪费了好多时间,却对迫在眉睫的事情毫无帮助。后来这件事就成为我们聊天时的笑谈,每次产生分歧争执不下时,我们就笑:“我们要先讨论一下如何解决分歧吗?”

    我们要回到问题本身,一条一条列出问题所在,大部分情况下一目了然,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很多问题出于我们只站在某个角度去考虑,而没有全面了解。

    03 先思考后学习

    在解决问题时专注度不够,就很容易发散思维,而发散思维后,很容易忘记原来我们在讨论什么。听懂一个道理,总不如领悟到一个道理;学做事方法,不如先自己考虑一下这件事该怎么做。教他以后要这样那样,告诉他这件事以后要立什么流程,不如直接问他:“你觉得这件事你觉得该如何处理的更好一点儿?”让他去学会思考。

    压力要有,焦虑也有,一起营造一个健康且良性循环的环境,并且迅速成长起来,无论做什么事,遇到问题时,告诉他:“先思考一下!” 总比被动地听指挥才行动要好得多,不然下次还是要等指挥才知道下一步做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10-17 团队管理--摘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um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