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看电影来,还是最喜欢小时候看电影的情节。无需刻意想起,那情景那画面呀,就如同放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了。
那时爸爸在客运上班,电影院每次出新片,都要用他们单位的大客车运输回来,然后就会发给单位职工电影票,所以我还是比较幸运的,那时的电影没少看。
很小的时候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也看不太懂什么,就是跟着凑热闹。记得有一次看红楼梦里的尤三姐,演到最后自杀了。等再看一遍的时候(有的电影好看没看够时我会看两次),就会想着那把剑是不是昨晚落在那亭子里了,然后就期待尤三姐今天找不到剑,那样就不会死了吧。多幼稚呀,每每想起来就乐开了花。而回来的路上几乎都是趴在爸爸的背上睡着了。
我对电影那是百看不厌,几乎逢场必看。再长大上学了,爸妈有时忙不去了,就跟邻居小伙伴华一起去,因为我们都是公司家属院的,所以有电影都落不下。
开始去华担心只有我俩不安全,她说就咱俩去行吗?回来遇到坏人咋办?我说,你笨啊,要是发现有人跟踪,我们就站在那看着后边大声喊:大哥二哥,你们快点啊,我们都快到家了,怎么还没跟上呢。要是坏人听见了准吓跑了。散场后街上人这么多,他知道哪个是咱哥哥呀!华点点头说,这招真行。
于是吃过晚饭,我俩拿着电影票出发了,路过第三副食品商店称点高粱饴软糖,在电影院门口再买上一碗大瓜子,准备好吃的,这就要进场了。
上一场还没散场出来,去看电影的人就已经拥堵在门口了。人挨人人挤人的毫不相让,唯恐把自己落在门外进不去的样子。紧张的等在门外的我们也毫不示弱,看见有缝隙就往里钻,东挤西撞的往前凑,因为身体小又灵活,不一会就来到了门跟前,眼睛紧盯着门,期待着快点打开。
吱呀一声,紧闭的影院大门终于敞开了,人们吵嚷着一拥而进,我们也随着人流挤了进去。进去以后你会看到距离大门不远还有几个角门,在角门的两侧则是新上映的电影海报,可以让你对影片的某些情节先睹为快。
推开角门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放映大厅,室内一共上下两层楼,能供上千人观赏,
楼上楼下一排排的座椅,坐满了人。熟悉的远远的看见了,会喊上一嗓子打个招呼,算是问候。有领着小孩子的,有领着对象的小伴侣,还有一家子都来的全家福。脸上堆着笑容,嘴里磕着瓜子你一言我一语的唠着家常,好不热闹。县城也小,一转身的功夫就能碰到认识的人,所以那种自然而然的熟络感从不会缺席。
随着一道强光的投射,影幕上出现了影像,人们不约而同的都把目光聚焦在了影屏上,首先要放映的是一些记录片之类的,我们管这叫加演。也相当于现在的广告吧,时间不长,大约十多分钟的样子。这时会有人来回的走动,或是刚才进门匆忙忘了买瓜子,又出去购买了,或是出去上厕所,怕演到关键时候漏下精彩情节,或是找自己心仪的人看看几排几号,如果不挨着,就死皮赖脸的央求着旁边座位的人帮忙调换位置……
嘿,还真别说,这加演还真的帮着这群人了却了不少心愿了呢。
经过这些人们的一番穷折腾后,加演告一段落,正片正式上映。直到此时放映大厅才得以安静,人们都聚精会神的观看了起来。随着剧情的带入,喜剧一起跟着笑,悲情一起跟着哭,惊恐跟着一起紧张,……不知不觉中也把自己当成了剧中人。直到影幕上打上了剧终俩个字,才把自己从剧情中拉回现实,踩着散场的铃声一边议论一边磨磨蹭蹭不忍离场。
电影院什么时候停影的,我已记不清了,从那里路过时,还能看见多年前的一点影子,那两扇红色油漆的大门,已被岁月剥离得破旧不堪,失去了原有的光亮。那售票厅的小屋还在,却是门庭冷落,售票窗口禁闭着嘴巴不得入内的样子,毅然赶走了那群曾经拥挤着买票的观众。门外再也没有那群叽叽喳喳欢笑着讨论剧情的人群,仅剩了曾经观影的那颗热切而又痴迷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