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壶寂寞酒,红牛勾兑二锅头,江南魂断隔千山,梦回长江楚天隔,烟柳牵丝枝满绿,长空万里烟雨雾。落花流云随波流,一帘文竹掩苍苔,寂静晚无眠,孤城灯火无数。
一个人不开心时,可以有很多词语来形容——
比如愤怒、抑郁、悲伤、难过……
有时候也许只要环境上有一些转换,这些负面的情绪也会随之改变。
但是有一种情绪,是很难轻易改变的。
它就是【空虚】。
对许多人来说,空虚好像只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形容词。
好像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其实不然。
一个人空虚到极致时,会感到抑郁,郁郁寡欢也会成为常态。
甚至身体上也会有反应——
恶心头疼、失眠、也会有食欲不振的现象。
空虚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去形容的、看似很虚幻的一种感觉上的存在。
但它也会让我们感觉到疼痛。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很内向且敏感的年轻姑娘,除了定期与家人通话外,基本上没有什么社交生活。
她的职业就是写网络小说,这也让她的【宅】成为了可能。
她很少出门,食物和生活用品都是通过网络来购买。
有次她曾跟朋友说,曾经有一个月的时间,她活动的最大量就是拿着快递箱子从1楼坐电梯到6楼。
她说自己也会寂寞,有时候一个人待在空旷而黑暗的出租屋里赶着稿子,她也会突然哭出来。
她经常会对朋友说——
我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啊,我好寂寞。
为了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她开始学会了自我伤害。
持续不断的疼痛可以让她感知到自己的存在。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少见的例子。
但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诠释了【空虚】的可怕之处——
它会让我们产生【自我存在感知】上的障碍。
为了确定自己的存在,有些人会自残,有些人倾向于去做一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以此来逃避空虚。
我经常会听到身边的同事抱怨——
生活好没有意义啊。
或者是——
生活实在是太无趣了,我需要一点调剂。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感受到空虚,但是他们的空虚的来源肯定也各不相同。
有些人会因为外在环境的无趣而感到空虚,有些人会因为内心的虚无状态而感到空虚。
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空虚对于我们来说都意味着痛苦和煎熬。
上面提到的那个写网络小说的年轻姑娘,因为空虚而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自然就没办法对未来产生幸福的期待。
因为生活太过寂寞,每天的日子都像一潭浓绿的死水一般沉积。
在一成不变的枯燥日子里,她感受不到来自外界的爱与关怀,与之相对应的是,她也没办法用爱与关怀来回馈别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空虚都只是一种短暂的感受。
环境一旦改变,或者心境一旦有所不同,【空虚】也就随之消失无踪。
但对于生活枯寂的年轻姑娘来说,空虚就意味着一种如影随形且无法轻易摆脱的负面情绪了。
情况严重时,有些人甚至会被【空虚】所支配所操纵,做出一些常人不会有的行为。
比如自残。
当空虚成为常态时,也会有人开始产生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不具备任何价值的负面情绪。
空虚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1960年,温尼科特提出了真我/假我的概念,并且指出——
发展出真我的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发展出假我的孩子则不能。
所谓真我【true self】,指的是一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认为世界是顺应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这种认知,给了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他们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因此世界对他们来说也是安全的。
所以他们可以毫无障碍地表达出自己的各种情绪上的需要,从这一方面来说,他们可以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对待生活也会充满了热情的期待。
所谓假我【false self】。指的是一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认为对于世界来说,自己并不起什么支配性的作用,只是一个需要依靠外界才能存活的配角而已。
因此这类人大多敏感纤细又脆弱,他们在表达自己情绪上的需要时,会遇到各种障碍,或者说,他们没有办法感知到自己在情绪上有任何需要——
除了空虚。
所以他们对生活缺少相应的热情和期待。
从一开始空气中若有若无地漂浮着【空虚】的气息,到后来空虚发展到极致时,人们就会不堪其扰。
因为空虚,热门会感受到生活的无意义,对生活失去热情,对未来不抱期待。
空虚太严重时,有些人会选择自残,甚至是自杀。
所以不要小瞧空虚二字。
越是负面的情绪,越会在内心奔突失控。
痛苦、不开心、煎熬等等负面情绪,也许只是空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意识到自己是空虚的,这对克服空虚很重要。
偶尔会有人意识不到自己的症结在于空虚,导致后来问题也愈加严重。
甚至有人会攻击自己的治疗师,这都不是什么新闻。
关于《丈夫得了抑郁症》一剧,有人针对抑郁症丈夫堺雅人表达了这一观点——
抑郁是一种希望的丧失,动力的消退,仿佛行尸走肉,精神上每时每刻的煎熬,在意识的黑洞里摸索徘徊。恢复的过程也如同用火柴棒去构建城堡,即使看起来高耸强大,也有可能瞬间崩塌。
即便很艰难,但是剧中的夫妇两人还是彼此扶持,度过了这一难关。
在这个剧中我最喜欢的一点是——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有意义。
就像对我来说,空虚只是一种负面情绪而已。
它不是固定在人们身上的标签,人们也不会因为空虚而必须要失去些什么。
就像人们有时会感到孤独、悲伤或者是快乐一样,空虚也是某种心境下的情绪反应。
不要过度解读,更不要心存畏惧。
当我们感受到【空虚】时,勇敢去面对就是了。
虽然它不能像其他情绪一样很快转换,但是它毕竟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不可逆转。
只要坚持,总有一天,我们会像那些发展出【真我】的孩子一样,能够合理地表达自己在情绪上的需要,也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和存在价值。
在这个太过努力的社会,也许不努力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就像花朵谢了之后还会再次绽放一样,顺其自然也许是最好的解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