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爽”,你才会进步

作者: 捍卫圣域 | 来源:发表于2020-01-03 17:49 被阅读0次

        一般来讲,无论是上学、上班、还是参加什么活动,都要先去熟悉相关的“规定”、“守则”,因为不熟悉这个,就没法参加。通常来讲大家也比较讨厌这个东西,原因无它——枯燥。(我倒现在还忘不了小学时被老师罚站在讲台前,干巴巴的一遍一遍背“小学生守则”的情境)

        但是今天参加弘丹老师的“21天零基础写作训练营”的开营活动,让我吃了一惊:虽然也是要先熟悉类似“训练营守则”的《学生手册》,但是大家竟然学的特别嗨,玩的特别爽。。。

        原因是弘丹老师和她的助手们采取了一个十分新奇的措施:开营活动前,给学生们半小时的时间去熟悉《学生手册》,然后在开营活动里,举行一个有关《学生手册》内容的抢答游戏,得分高的,可以获得超值礼品(比如弘丹老师的原著等)。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样一个看起来很小的小游戏,竟然会起到让大家很积极地去熟悉很枯燥的《学生手册》这样不可思议的效果呢?

        在心理学里,有一个很大的流派,叫“行为主义”,这一流派专门研究人类产生行为的原因,和如何改变人类的行为。这一流派的心理学家们(比如大名鼎鼎的斯金纳、桑代克),在很早就提出了影响人行为改变的关键概念:“强化”和“惩罚”。

        “强化”就是使人行为频率增加,分为“正强化”(给予喜欢的刺激,比如“去读书,就给你好吃的”)和“负强化”(撤销厌恶刺激,比如“去读书,就可以不用吃讨厌的青椒”);“惩罚”就是使人行为频率降低,分为“正惩罚”(给予厌恶刺激,比如“不读书,就打你”)和“负惩罚”(撤销愉快刺激,比如“不读书,就不许吃鸡腿”)。

        这两个道理并不难理解,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在有意无意的使用。但在这里,有个大家很容易忽视的很关键点——只有“强化”,也就是让人感到“满足”,才能真正使一个行为频率上升;“惩罚”只是会使人不良行为频率下降,但并不能使某个行为频率上升。

        这就是为什么好多家长抱怨说,自己明明很“勤快”地打孩子、惩罚孩子,但孩子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原因:打骂虽然可能使孩子不写作业、逃学的频率降低,但并不能真正培养出孩子“好好学习”的行为。好多机构让学生、员工熟读、牢记《XX规范》、《XX守则》,记不好就给予罚款等惩罚的方式,或许能收到一定效果,但并不能真正促进学生或员工积极、自发地去学习、遵守那些东西。弘丹老师这次采取“有奖抢答”的方式来诱导学员去学习《学生手册》,就是利用了“强化”的原理,超值的奖品和有趣的游戏作为合适的强化物,很好的激发了学员的积极性。

        总之,就是要让人感到满意,感到“爽”,才能让他真正积极去做某件事,才有可能让他发自内心的去投入某件事,才能取得成效、获得进步。

        最近上海一直在努力施行“垃圾分类”的政策,市民一片抱怨。按理来讲,“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大家都能理解,市民开始会有不适应(毕竟把垃圾囫囵一起扔的习惯根深蒂固),大家也都能理解;再按理来讲,只要循序渐进,给市民适应的时间,这张政策早晚能落实到底。。。但问题是,如何能让市民减少抱怨、积极配合呢?靠“不分类就罚款”的措施行吗?恐怕这只会增加市民的怨气。倒不如借鉴借鉴弘丹老师的方式,定期举办“垃圾分类”比赛、评选“垃圾分类标兵”一类的活动,这样让市民们得到“强化”、感到“爽”,才能真正的促进他们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完成时间:约45分钟。

    完成情况:

    a.尝试全程“自由写作”,基本没停算是一气呵成,但途中还是会有小的修改、斟酌。

    b.只是草稿。结构、词句、内容等等,还需要修改。

    c.事实上弘丹老师这个“游戏”引发了我很多联想,想写的内容很多,但考虑到时间、篇幅、文章结构、个人能力(一下子写太多太累、还容易写不好,会受打击),于是就只写了这么多。

    附:

    小游戏中归纳的,对正确率影响因素:

    1.事前的准备(对学生手册的阅读,受阅读方法和时间影响)。

    2.手速(个人反应时差异)。

    3.网速。

    4.人格特征(认知风格:冲动型和沉思型)

    5.对游戏的态度。

    (紧张备战还是无所谓玩玩)

    6.游戏策略

    (比如英文键盘是不是一直开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到“爽”,你才会进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ct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