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浅析林黛玉《葬花吟》中的“怜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浅析林黛玉《葬花吟》中的“怜

作者: 创由心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20:23 被阅读0次

    黛玉在伤感之时写下的《葬花吟》,名为咏花,实则写人,怜花就是她自己的情感,怜春就是怜她自己的生命。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黛玉怜自己无法得到心上人的喜爱。

    黛玉生性多愁善感,孤高自许,在贾府的大家庭里,只有贾宝玉成为她唯一的知音,所以她把希望交付于对贾宝玉的爱情中。只是宝玉自幼专爱作养脂粉,亲近家里姐妹和丫鬟,便常常惹来黛玉的嫉妒。“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她把宝玉写作柳絮,说轻佻的柳絮,只知道显耀自己的芳菲,不顾桃花飘零,也不管李花纷飞,暗含自己不满之意。

    而黛玉的这份情感,却是常常如这不管桃飘李飞的柳丝。人人皆知黛玉心底容不得其他人。对宝钗,黛玉也假意自嘲地说过“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个草木之人罢了”,但是却嘴不饶人,在宝钗家中道“这里是外人”;对袭人,嘴上笑着说着:“你说你是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心里却不一定好过。所以,在她被关在宝玉门外,听到宝玉和宝钗笑声时,伤感万分。正是:“花魂点点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黛玉为自己的心意不能得到回复而悲伤,心怜自己的情感不能如愿、没有多少心满的安全感,才会有“愁绪满怀无释处”的悲声。

    突然由“阶前愁杀葬花人”写到“半为怜春半恼春。”想到了情感的失意,她不由得地叩问起自己的生命——“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黛玉怜自己的身世凄凉、命运不可把握。

    黛玉因父母早丧,寄居贾府,孤苦伶仃。从小就感受到寄人篱下的滋味的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备,“多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毕竟只是一个年少的孩子,常处于这种总觉得“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状态下,极其缺乏精神支柱,感到心伤,没有安全感。她有些茫然地一遍遍问道:“有谁怜?”“何处有?”“知是谁?”却得不到回答。她看到鲜花的凋零仿佛就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黛玉把花比喻成自己,把贾府乃至整个封建生活比作污浊,她为保持自己纯洁的个性,常以"比刀子还利害"的语言,揭露周围不合理的现象,反抗着,却又无法摆脱,只能看着自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该是多么的凄凉失望!所以在焚稿断痴情一回中,她一面吐血,一面焚稿,以死向这个黑暗的社会表示最后的反抗。她希望“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为自己的一生悲叹。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这是一个美丽柔弱的少女,面对这个社会,对着自己写下的衷心的希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浅析林黛玉《葬花吟》中的“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dy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