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里的一代人》
来源:旅游学院 作者:陈海艳
我知道一切想要得到的都需要去努力,也许大多都可以得到,包括生老病死,然而不用努力也可以得到,有人说,我不想我的生活平平庸庸,不要太平淡,我想要有事做,可以轰轰烈烈地活,说这样话的人也许很励志,也许只是喊口号,然而生活还是一样的,没有改变,如果非得说有什么变化的话就是麻烦越来越多,越来越焦虑不安,然而这一切都是常态,只是不想承认,所以继续折腾。
从小在别人眼里我都是乖乖女的形象,一直都是温水,不烫不冷。以至于当幺妹跟她的初中同学说起我时都是一口好话,而她的同学看到她手里的照片时说:"你姐很跳吧?"(跳:方言,调皮捣蛋的意思)她反驳道:"她很乖,从来不说脏话,不骂别人。"这是很符合我以前的形象的,确实很乖,成绩在学校也还可以,也很努力,从来不抱怨,一直都很阳光,只是偶尔去剪个短发(失恋就去剪,换个发型,然而都是短发,)那时的我还没有变黑,脸还很白,稍稍有那么一丢丢好看。也天不怕地不怕。大概是被父亲的好脾气宠坏的,虽然是农村家庭,但记忆中,二十多年只被父亲打过一次,也就一棒子,记忆中,父亲最爱说的话是:"这姑娘怎么这么痴,不晓得动啊!(不晓得:方言,不知道的意思。)有危险都不知道"。记忆中,这样痴的我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看电视,二是在看着其他事物发呆。可以完全忽略周围的一切。
做农活的时候,动作像极了一个上了年纪的人,那叫一个慢啊!好像没有什么能调动的我的积极性,就这样慢慢悠悠的,任日头怎么跑,然而我还是和蜗牛一样慢,有时真怀疑自己脑子少根筋,脑门被塞了东西,不通窍。每次姊妹几个分配的任务,我总是最后一个完成的,然而我还是很淡定,一点儿也不着急,哥哥,妹妹们早已经完成任务,坐在一旁休息,而"老态龙钟"的我,还是那样慢,在另外一旁的母亲总是过来帮我一起把剩下的地翻完,而当哥哥和妹妹们开始第二次翻地时,我刚坐下,又不得不开始,就为了和他们差不多,然而,一切还是照旧,并没有改变。
从前的我们总是说,今天干不完的活,明天,后天再接着干就好了,总是央求着父亲母亲早点回家,可是父亲母亲总是晚回来的,让我们先回家,而在我们姊妹当中,我在这些年来都是先回家的。回家,烧火,做饭,然后看着电视等着父亲母亲和妹妹哥哥们回来。现在回头才发现,我才是最被宠爱的那个人,而我现在才明白……现在才发现拖延症是与生俱来的,小时候的我们就已经习惯了偷懒,习惯了今天做不完的事儿,明天,后天,或许是大后天再做。然而,慢慢地你会发现,我们永远也没有做完过,总是在追赶着太阳,可是,从未追上。生活还是如常。
渐渐地升学,离家,而家里的那一盏灯,那一个火炉,会慢慢变成梦里的念像。而那些都是已经远去的,就像雏鸟都是要飞翔的,而这种成长,便是离开。如果早知道是这样……还是会离开,仿佛所有的相聚都是为了告别,而这一开始便无法停止。仿佛是一次朝圣,而尽头是结束的终点。
印象中最深刻的便是母亲那一句:"要不是会读书,真不知道你可以做什么?(会读书:读书成绩可以的意思)"我想了一下,说得有道理,不过,我只是喜欢读而已,做其他的,我还是可以的,只是做得好与不好,而现在在大学的我,仿佛就是在做着许多不愿意做的事,如果可以,都不想和人相处。然而,反抗并没有用,只好承认,所以我也开始变得现实,变得去适应这个世界,同时,也接受它带来的不幸。而这一切好像都是理所当然,生活开始变烦躁,开始不安,开始忙忙碌碌,但始终没有觉得幸福过,只是偶尔开心,如果非要说一件开心的事,就是我很健全,而且各方面都正常,还可以阅读,还可以说,还可以写,还有家人,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慰。也许,没有在深夜读过诗词,没有在夜里失眠过的人是无法体会到夜的寂静的,仿佛这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而你所有的悲喜都是那么淋漓尽致,又非常自然。
爱情变成婚姻后,不幸福,便分开,这好像是生活的常态,而孩子自然被扔给老人,让他们随风成长,而年轻的父母,对这一切好像没有感到过罪孽,没有自责过。如果这是一种不幸,请不要开始,自然就不会结束,而现实发生的很多事都重重地给了自己几耳光,可怕的是人虽清醒,但却继续做着梦。天空,你一无所有,为何要给我希望。
没有一口气写完的文章,总感觉不够味儿,但总要有个结尾,所以还是写完吧!最想说的就是在活着时活着,在能爱时爱,在写时写,在阅读时阅读,过去和现在才是将来,珍爱每一个亲人,感激遇到的每一个人,少些抱怨和烦恼,这样就足矣。至于过去,都已过去,现在的才是生活。
在活过后死去,在爱过后失去,在写过后惆怅然若失,在阅读时或喜或悲,尽管最好的状态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家人的生活是几个生命,几个一辈子组成,而父母的一辈子在孩子的一辈子里重生,这也许就是几代人,就是一个人的一生,伟大而卑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