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丁童
01/
我最好的闺密是个空姐。在我去哈尔滨读书的前一天,她去了深圳上班。从此我们结束了形影不离的八年,开始了一南一北的两地分离。
刚开始我们还是每天联系,后来她总是分夜班,工作辛苦,我也要上课做论文,就变成了三天联系、一周联系。后来她有了男朋友,那真的像是有人抢去了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为此,我还偷偷地哭过。
终于有一天,我们有一个下午的时间来聊天,我告诉她分开的这两年我特别害怕彼此渐行渐远,她告诉我说,其实她经常会在工作结束后想起我,想我在干什么,和谁在一起。她告诉我她从未离开。原来,我们都一直把对方放在心里,只是没有机会表达。
在我读书的那两年里,我闺密每个月都会飞哈尔滨一次。有时候相聚的时间很短,只有一顿饭的时间,可无论是申请还是换班,她始终坚持。
02/
所有认识诺一的人都说她不像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因为她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多才多艺,和她在一起,她就是大家的开心果,常逗得大家笑声朗朗。
这和人们印象中“缺爱”的孩子太不一样。确实是,只要你看到诺一的父亲怎样对她你就会相信,她根本不缺爱。她父亲给了她无数无数的爱和依靠,让她在成长的过程中一路都非常自信。诺一跟我们讲过,她父亲说自己永远都是诺一最坚强的后盾,有什么事都不要怕,回来告诉爸爸。
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直到诺一硕士毕业工作稳定找到男朋友定了婚,他父亲才开始考虑自己的事情。诺一说她很高兴,因为这样就会多了一个人帮她照顾父亲,最重要的是,她知道她在父亲心里,永远是第一位。
03/
亲情、友情如此,爱情当然也是。
17岁时喜欢一个人就会告诉他,对他的好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25岁时喜欢一个人会藏在心底,尤其是不确定对方是不是也一样喜欢你,一样认定你。因为你懂得了,要自己保护自己。有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是一回事,可有没有人愿意保护你是另外一回事。为什么一个人说想带你去旅行要等他买完机票在相信,为什么一个人说想娶你要等他单膝下跪再感动?
安全感,分明是对对方的有力感和确定性。
千万别跟我说爱情里的安全感要自己给自己,你自己都能把一切给自己,还需要伴侣干什么?任何一个有感情的人无不希望自己在一段正常的、平等的爱情里不仅给予也被给予。只要你承认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那么把自己变优秀就可以很有安全感,真的是个很奇怪的逻辑。
钱可以代替爱情里的安全感吗?很多很多的钱呢?我的答案是:钱可以弥补一部分,但决不能代替。它可以买回你喜欢的包包衣服鞋子,但如果你拿着很多很多钱对你喜欢的人说:钱给你,你也喜欢我吧。你觉得会怎么样?假如他接受了,你心里会怎么想?除非你认为,钱真的能买到任何东西,不然还是不要只在嘴上逞强。
每个人身边都有拿着3000+月薪,买着8000+包包的女士,可她们的心理你不一定真的认识。
0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说的再清楚不过了,安全感,本就属于人类需求的低层次,是很基本的需求。
他可以是职场是叱诧风云的人物,也是愿意陪你看偶像剧小男人;你是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小白领,也是愿意为他改变的小女人。
能给你安全感的人是什么样的?
我想大概是在一个大雨滂沱的雨夜,你在树下躲雨。无数人从你身边跑过去,也有极少数人邀你同行。直到一瞬间转身,你才发现有一个人在为你建一座房子。
一旦遇到你,余生都是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