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在给自己挖坑呢?还是不想出坑?

你在给自己挖坑呢?还是不想出坑?

作者: 小力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8-30 09:32 被阅读0次

    作者:刘凤;

    来源公众号:喜悦人生文化

    “伙伴们,求夸啊,我又只在自己身上找缺点,快把自己作死了!......”

    一大早,手机上收到好友丹在闺蜜群里发出的求救信号。

    "有爱心的女人,给我买好吃的,好喝的,有同理心!有慈悲心!"

    “你那么优雅知性,那么有耐心,爱心!”

    “温柔,体贴,有爱,风情万种,柔和的力量能包容一切!”

    ........

    随着,手机里雪花般各种“夸”不断刷屏,丹的心情也开始雨后天晴。

    “搞了半天,我自己玩拿刀戳自己的游戏!”丹很有觉知,马上后悟到表面上是我们带她出了坑,其实原本那个坑就是她自己挖的。

    1、你注意力用错了方向

    现在大家不妨感受一下,

    如果十个人当中有九个人夸你,一个人说你不好,你的注意力在哪里?你对自己的评价是好还是坏?

    这个实验我做过很多次,大家都诚实的回答,注意力在那一个说你不好的人身上,同时也怀疑另外九个人说你的话是客套话,夸张。

    为什么不把注意力放在那九个人身上呢?因为按照比率化,统计学等概论,我们的注意力更应该注意到大部分对我们的反馈上。

    “你穿得黑的不好看,要穿白的。”

    “你读理科更好,而不是文科”........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养育者教育系统文化体系社会价值观无一不在提醒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而潜意识都在表达“你现在不够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诸如此类的信念,

    成为我们内在父母以致变成自动引擎,我们渴望达到一个目标,当目标没有实现时,我们总结失败原因最常见的一个就是:我不够好。

    “如果......”、"要是......"一旦我们以这样的词开头后,我们的挖坑游戏就开始了

    经了解,丹目前在工作上遇到瓶颈,本来去调整工作就好了,但她不停往自己身上找不够好,从工作能力,到职场关系,再到关系,健康.......

    全面出击,无疑是用刀把自己戳得千疮百孔,实际上外面的世界啥也没发生,领导既没有降她的级也没有减她的薪。

    我们注意力就像是阳光,注意到哪里哪里就会生根发芽,而你忽略的就会枯萎。

    作为孩子的原生家庭,你首先要去忽略孩子做得不好的部分,不要用挑剔批评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强化孩子做得好的部分,孩子就会朝那个方向发展。

    2、自我演绎让坑越来越深

    这天,同学L两手提满东西从外面回家,刚放下东西,工作电话响起,于是一边夹着电话谈论工作事物,一边随手把买回来的菜放进冰箱。

    放下电话,立马走进厨房,卷起袖子,围上围裙,挥汗如雨、叮铃哐啷的烧菜,做饭。

    “开饭啦!”当她从厨房取出盘子,摆桌子上,先生也开始走上桌前。

    女主公从容不迫的完成这一连串动作,整个过程中,先生安稳地坐在沙发上,喝着热茶,悠闲地浏览着网页,顿时她内心冒出隐隐地不满:“凭啥你就不用操心?”,

    吃完饭后她又开始拾掇碗筷,熟练的把洗洁精倒进洗碗槽开始刷碗,拖地......

    扭头一看,先生继续一幅甩手掌柜模样,在沙发上跷起二郎腿,打开电视用遥控器搜索球赛

    “为什么做家务的是我而不是我的老公!”当这样的注意力和念头一出现。

    她对先生开始有了诸多的评判 ,懒惰,自私,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瞎了眼,嫁错了人;

    生完老公的气,又开始生自己的气:成天像个老妈子!事情也做了菩萨也得罪了,吃力不讨好。

    她发现自己的情绪就像脚踩西瓜皮不受控制似的,脱口而出一句恨话:像你们这样懒惰的男人毁掉多少家庭幸福!

    于是应了那句话:最爱的人却伤你最深。

    老公事后坦言,这句话直击要害,因为他父亲就是这样的人,而他很评判父亲,现在他也变成了这样的人。

    他更是觉得莫名其妙,异常愤怒,两人关系立马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所以,无论对解决问题还是关系修复没有半点帮助。

    “为什么先生不做家务这个事让我这么生气呢?”事后同学反问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因为我们都认为做家务这个事本身是低价值的,谁做家务就意味着谁在家里地位低........”。

    这个信念是怎么形成的?

    可能最初是从原生家庭从父母面对生活的基本认知,情绪反应,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体系,

    通过观察,学习模仿,就变成我们自己认识世界的一种惯性,无意识我们也形成了一种运作链条,

    形成我们路径依赖,你会发现自己根本不需要去思考,不需要决定它,就自动自发的会直接进入到那个运转模式。

    而其他的可能性,也许先生不善长作家务,所以没做,也许是先生白天工作很累,也许他成长的背景就是女人做家务是很正常的事儿,也许他也有作家务越帮越乱的担忧........

    统统都无法进来。

    因为当我们内在被汹涌澎湃的情绪填满,是没有多余的空间和注意力去关注场域,关注当下的事情。

    当同学L试着把个人价值和做家务这件事分离后,她发现生气的感受很快消失了。

    当我们在低能量状态的时候,符合低能量频率的念头和事物就会自动的被吸引,当你的情绪进入自动化反应,那些念头几乎是自己找来的,那种责怪孩子、抱怨先生、反驳同事,抵触上司......的念头它会自动涌现,而且一个接一个,就好像过去熟悉的人格一直都伺机而动,准备卷土重来。

    而你要做的就是快速辨认出这些低能量频率的念头,并决定不去认同它们。

    不给能量它们时,它们也许还想不死心的继续一会儿,但只要不认同,保持观察和清明的状态,那些念头也玩不了多久了。

    让它来,让它走,你很快发现自己来到新能量层级。

    3、别用10%来决定你世界的100%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很出名的理论,被称为“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的。

    简而言之,生活中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而另外90%是我们能掌控的。

    “工作累我又不喜欢,想辞职,但又怕以后找不到这么好的工作,痛苦啊!"

    “我们两地分居啊,父母反对我们在一起,纠结啊!”

    “孩子生病不吃饭,我吼她,自责啊!”

    ........

    换个喜欢的工作试试,距离不是问题只是去爱,孩子不吃饭,先陪伴让他感受好,俗话说,每件事情都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案,

    可是你发现无论你试图提供多少方案和可能性,他们都一一反驳,且坚定告诉你:没有用的!

    “我知道他是一花心的渣男,道理我都明白,可是就是忍不住要给他打电话,问他爱不爱我?......”

    来访者在那头声泪俱下。

    这就是韩寒说的,懂得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你会发现,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模式,其实她是预料到对方给不了自己想要的A体验,

    但她还是要去做,明知对方躲着自己,还是要疯狂打电话;明知对方花心,还要堵住对方追问,于是毫不意外的体验到了A-。

    她要体验到的是不被爱,还是在为自己不被爱找证明呢?

    既然知道他给不了A,可不可以找别人的人要A?

    如果没有人能给她A,她可不可以给自己创造A的体验,先自我满足呢?......。

    但是你发现,她就像踩到转轮的豚鼠,完全停不下来,

    在这个过程里,“我不值得被爱”的人格信念像背景色一样,让她不断的进行自我实现。

    经历这种出轨,背叛的背后隐藏着很深的自我价值,所以你会发现,无论你给任何建议,都是无效的。

    人就是这样复杂,一方面我们在努力追求爱,一方面不相信爱是可以达到的,互相冲突,纠结,矛盾。

    当她弄明白自己为什么喜欢体验不被爱时,就有动力往新的方向走。

    当对方意识到是自己选择不被爱的方式,对方就来到一个新的选择:我需不需要玩这个体验?........。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和事让你痛苦,除非你想经由人或事来体验痛苦。

    你真不缺少努力,聪明,有想法,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提升你的意识水平,注意力使用方向,自我认知框架,就不会无意识的自己给自己挖坑,愿你在人生路尽情驰骋!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在给自己挖坑呢?还是不想出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fr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