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上海话:上海话的文化生态结构 (3)——“上海话”的形成
今天,“上海话”遇到危机,大家都在谈保护上海话。对上海话的保护,首先要从正确认识“上海话”开始,只有认识清楚了才有保护的可能,否则,很可能事与愿违的。
1、非英语的“上海话”不是上海人的母语,而是上海人的第一语言。
这种非英语“上海话”对于所有说它的人来说,都不是母语,而是第一语言。比如,宁波籍的上海人,母语是宁波话,上海话是第一语言,苏北籍的上海人,母语是苏北话,上海话也是第一语言。以前,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大家在外面工作时使用的都是“上海话”,回到家中,宁波人家庭听父母讲老宁波话,苏北人家庭听父母讲老苏北话。
所以,保护“上海话”与保护母语一点关系都没有。
2、非英语“上海话”的核心价值:便于所有生活在上海的人们沟通。
非英语“上海话”,是为了不通晓英语的,从各地来到上海的人们,便于相互之间沟通而产生的。
我们可以建立一种模型:非英语“上海话”=在上海生活的人的语言“妥协、融合”。也就是说,左边的“上海话”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右边“在上海的人的语言”种类数量发生变化的时候,左边的“上海话”也是会变的,最后的结果是产生一种所有在上海的人都能听懂,并且沟通的语言。说到底,“上海话”的本质属性,不是阻挡外来人口进入上海的阻碍,而是,让来到上海的人外地人融入上海的桥梁。今天我们要保护“上海话”一定要认识到这点。一味保护现有“上海话”的发音,而不是从语言的生态上保护,只会让“上海话”成为阻挡外地人进上海的工具,成为阻碍上海发展的工具。
3、上海话的生命在于其语言生态结构。
英语是赋予“上海话”以色彩的元素,更是赋予海派文化以生命的元素。英语“上海话”与非英语“上海话”。组成了“上海话”的语言生态结构。
“上海话”遇到了危机,最大危机在于“上海话”内在语言生态结构被破坏了,英语使用人群没有了,上海的社会上层结构中的人或者不会使用英语,或者英语不是其工作语言。“上海话”只剩下非英语部分,而且,因为现代汉语使用的问题,正确的信息没有输入,输入都是歪曲的、伪信息。这就带来一个结果:“上海话”失去了现代世界文化的来源,“上海话”没有了生命力,没有了魅力。所谓的“上海话”都是普通话的上海话发音,“上海话”不时髦了,自然讲的人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