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可知,何谓大国工匠?
影青
靛青的绘纹碎在谦玉般的瓷釉上,散落在乌黑的窑中,仿佛昨夜透过树影斑驳在脚下的月光。一声叹息。他温柔抚摸着烧坏的器物,将几乎剔透的碎瓷仔细收拢,装进那个几乎满了的缸中。既而,转身取出这一窑中唯一的成品——一只小碗。胎骨单薄,底子晶莹,素肌玉骨,笔刀尖微出的一片淡淡花青,经烧制后彰显得淋漓尽致,寥寥数笔,已是将画面氤氲开来。他把碗擦了又擦,直至满意了,瞄过印下的“中国精造”红色小楷,将碗端在一旁的架子上,碰出青瓷特有的一声清脆。
妆花
自朝来,随暮去,一束羽,一缕金丝线。梦春去,梦秋来,一挑花,一寸金帛锦。蓦然回首,她手下的锦纹终已是蜿蜒成诗,迤逦成歌,朦胧如江南暮春的烟雨,轻柔如渭城三月纷飞的柳絮,渺茫如逐渐隐没在落日后的群岚。追忆往昔,这一抹烟霞究竟覆上过多少华服汉裳,陪伴过几何君王度尽一生而后又在地下长眠?待其重见天日之时,往日倾尽天下的贵物却面临着失传的境地。“机杼夺天工””寸金换妆花”,自母亲临终前伸出巍巍颤颤的手,将那缎子叠入她怀中时,她就开始懂了。这是使命,亦是传承。
微艺
毫厘之间,竟可书写数十汉字,笔法流畅,笔锋凌厉不减,此乃昔人传下的微书。他所作的山外小楼,堂燕白云,仕女秋千,惟妙惟肖,细看之下,这山川鸟兽甚至佳人眉目间的栩栩竟是由一枚枚汉字堆叠而成。微书与国画的和睦相处,令人心生赞意。想当初,他如此精巧的作品怎会被被归为异书,怪书这类伪艺术?直至人们看到放大镜中的他笔下的世界,才猛然惊叹。这是属于当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传统创新之路,接受与理解中华传统创新之路,都还任重道远。他很坚定。
公元2019年,一只小巧玲珑的影青瓷碗拍出了天价,妆花缎裁成的冠服进了非遗博物馆展览,微书画印上的陶瓷被媒体争先报道。
大国工匠,生而不凡,生而为匠。九州有匠如此,国人岂能不觉自傲?然而幸拥匠魂,为大匠者,却仅有几人能够?不过寥寥。故吾等小辈惟愿朝工匠之精神奋进,于学者,精之勤之,于行者,刚之毅之,于事者,忠之恕之,于志者,敦之笃之,应是汲汲前行,不负韶华。节物风光不相待,苍天碧海须臾改,更愿有朝一日如此大国工匠之精神能浸染华夏风骨,名扬四海八方。
大潮滂滂,大国泱泱,中华之人生而为匠。
『生而为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