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机制实质是利益驱动机制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师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私的算计。亚当斯密从人是自私的这个原点,推理构建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大厦,从而推动了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拿破仑有一句名言,“给我足够的军功章和绶带,我才能打胜仗。”
任正非说,“管理就是洞察人性,激发人的欲望,一家企业的成与败,好与坏,背后所展示的逻辑都是人性的逻辑,欲望的逻辑,欲望是企业组织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欲望的激发和控制,构成了华为的发展史,构成了人类组织的管理史。
企业利益分配机制要合理设计
为什么很多企业的薪酬支付水平相比同行业并不低,但组织却没有活力,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计划得不到有效执行,出工不出活,组织效率低下,员工没有积极性,推诿扯皮现象严重。
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益分配机制出了问题,要想激发组织活力,让个人有动力,必须对利益分配进行结构化设计不同的业务场景,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人群是存在差异化的,要把公司战略,经营目标,管理诉求与分配要素进行有效链接,才能做到指哪打哪的效果。
薪酬设计
这些分配要素就体现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业务提成,绩效奖金,年终奖金,专项奖金补助,津贴分红等,之所以对利益分配进行设计,目的就是要对员工进行精准的刺激和激励。
利益分配的结构化设计主要解决6个问题。
1.经济利益分配结构如何规划?
2.如何通过薪酬结构设计兼顾当期经营目标和未来战略目标
3.如何从时间上规划短中长期激励
4.如何从不同业务场景,不同岗位规划收入结构
5.如何设计工资性收入的结构
6.如何设计奖金收入的结构?
员工收入结构如何设计
站在员工的角度,员工的收入结构应该如何设计?我们一方面要考虑从员工总收入的共同体现不同人才贡献的差异,因为从时间上去考虑员工要为企业长期发展做贡献,引导其员工持续奋斗和优秀的员工维持长期的利益关系。
员工的总收入包括薪酬包,补贴和中长期激励,薪酬包里面包含工资和奖金。补贴主要是各种补助和津贴、补助是根据工作环境的变化,对员工发放的现金补偿,致力鼓励员工异地工作,津贴主要是根据岗位性质不同,对员工发放的现金补偿,致力于鼓励员工积极承担岗位责任。
工资薪酬包又可分为经营性工资包和战略性工资包。经营性工资包实行弹性管控,注重人效提升,体现分灶吃饭;战略性工资高包实行定额管控,定编管控,实行专项管理,采用一事一议的方法。
金包的生成体现获取分享制,能够推动有效增长。奖金的管理机制最终要激活组织,激活员工同时及时激励。奖金的生成与管理机制,应以作战单元为基础,而不应该承载过多的其他管理要求,非绩效因素的管理要求应该有其他激励要素去合理解决。
奖金包的确定,必须以企业达到基准盈利水平为前提,并通过适当的激励力度来促进企业的有效增长和经营改善,奖金分配要打破平衡,向高绩效者倾斜,同时奖金分配过程应该及时,简单和高效分配,应向一线作战部门倾斜,以加强企业的价值创造和价值管理能力。
奖金包的生成同样可以分为经营性奖金包和战略性奖金包,经营性奖金是针对成熟性的业务与当年的短期业绩挂钩,多劳多得,战略性奖金主要针对战略项目,管理改进和重大项目,基于公司战略,至上而下授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