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很早完成了简书更文,一分钟后收到后台消息提醒:“恭喜日更成功,今天是你日更的第30天,查看日更记录。”当时,我有点儿小惊讶,20天变30天,感觉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事实上,这段时间是我在家办公最忙碌的十天,工作量的陡然加大,工作难度也是不断攀升,都不能以小时来计算工作时间了。被迫无奈,我的读书时间就得压缩让路,每天只能利用工作的间隙、每晚入睡前,读几篇名家散文,做做批注摘抄。就这样,十篇更文有九篇是在晚上十一点之后发布的,我很高兴自己能够战胜惰性,选择坚持。
反思文章的内容,无论长短,都是我个人的生活小感。质量不敢自夸,但取材真实,表达也是真性情。卡尔·罗杰斯说:“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在简书里,我对自己周围世界更加关注,对事物细微变化的观察能力提升了。隐隐对阳光、雨雪、夜色起了更深的觉知,心灵越发柔软,心里也随着春的临近渐渐回暖。
少了初进简书平台时,猛见江湖之大,大咖云集,其中多有建树者,不计其数的惊慌,萌生了些走进熟悉的教室,师生共聚一堂的亲切。这十天里,偶尔的浅文拙见也能收获简友的点赞和评论,甚至还有某些公众号的邀约,激动是有的,也更加用心地写文,以此回馈每一位热情的过路人和关注者。承蒙错爱,大家肯为我这样一颗不知名的小草驻足停留,还愿意以一指之力点赞留言,或者赠我几个简书贝,我觉得自己不能总是粗略的卸下自己脑中的想法和感觉,拉拉杂杂,有责任深入打磨自己的百字小文,不敢求与众人之心多有有戚戚,万不能污了读者的仁心慧眼。
然时日尚浅,我还不能确定自己到底还能进行什么形式的写作,目前的取材太过局限,苦于生活和阅读的广度拓展不开。无怪乎闺女常打趣我:“大作家,小的什么时候可以拜读您老的大作呀?”我每听之,赧然一笑,心想:恐怕此生无望了,文学创作之类的是需要有些天赋的,那是一颗颗远在天上的星星,看看就好,真真是要贻笑大方的。我还是适合踏踏实实生活,自自然然写文,坚持以随笔为主,再尝试写一点书评,偏向逻辑性和说理性的思维跃迁。这可能需要系统性阅读各种书评,拆解优质创作,构建思维模型,勇敢挑战一下,争取进步一点点,我自信还是可以做到的。
知耻而后勇,“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从今天开始,简书里,又多了一个徐志摩笔下的寻梦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