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你有没有看过,相信你都已经知道,这两天有部电影还没上映就票房过亿,豆瓣评分9.0超过98%的同类型片,甚至成为了本世纪唯三豆瓣评分突破9分的华语电影之一,另外两部是《鬼子来了》和《无间道》。
猫眼电影预测这部片子最终能达到33.63亿票房这部电影造就了史无前例的“未映先爆”,一部分是源于其自身的票房策略,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包括了很多电影 / 媒体人在内的观众群体在观影结束后自发地在社交平台对这部电影进行的二次传播。
比如拍出《心迷宫》《暴裂无声》的新锐导演忻钰坤总之,《我不是药神》绝对算2018年的一部现象级口碑佳片了。不仅让新人导演文牧野通过这部处女作(没错,这是这位导演的处女作长片)一炮成名,而且让主演徐峥摆脱了长久以来以秃头示人的刻板荧幕形象。
当你看到有关影片人物的讨论中,很多人都以“程勇”而非“徐峥”来指代角色,你就知道,这个角色算是立住了。
程勇在片中颓靡邋遢的形象每个细节都很鲜活从《印度神油》到《中国药神》再到如今的《我不是药神》,这部两度更名的影片其实取材于一个发生在中国的真实事件。
时间倒推到2004年,吃了2年正版药“格列宁”的慢粒白血病患者陆勇,通过网络得知了一种价格只有正版药1/8的印度仿制药,正版药一个月要花两万多,仿制药一个月不到四千块。
在发现服用数月身体指标没有出现异常后,他把这个消息发到了病友 QQ 群。
电影主角“程勇”的原型陆勇病友代购的需求蜂拥而至。常年在外贸公司工作英文水平过关的陆勇便做起了病友的仿制药代购。
直到2014年,网购了三张信用卡作为转账账号的陆勇被湖南省沅江市人民检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销售假药罪”为案由起诉,消息传出后,六百多名白血病患者联名向检察机关写信请求对陆勇免予刑事处罚。
《我不是药神》便是根据陆勇事件改编。
但和真实情况不符的是,为了丰满人物维度和升华故事主题,主角程勇被设定为了最初只是想靠贩药挣钱的印度神油店老板,并不是一个慢粒白血病患者,翻译英文和联络病友的工作也分别由其他两位配角来承担。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不是药神》并非是一个中国版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故事,两位主角走入戏剧冲突时的内在驱动力从根本上并不一致。
前者偏向于展现一个原本自私的局外人如何被一步步推动到漩涡中心并且最终做出善举的过程,而后者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局内人在自救和抗争的历程中翻新生命的故事。
更何况这两部电影其实都本有原型事件更无从谈起谁是谁的翻版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不是药神》的故事结构和人物设定其实更像是《辩护人》、《出租车司机》甚至《辛德勒的名单》。
感受下《辩护人》和《我不是药神》海报的主题都是假装喜剧片骗你进影院流眼泪的和《辩护人》《出租车司机》类似的,还有配角在推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这些配角最初登场时一般都会带有强烈的喜剧效果,比如《出租车司机》里的柳俊烈和《我不是药神》里的吕受益,但最终往往也是他们的悲剧直接导致了主角在命运面前做出的选择。
青年演员王传君在这部电影里贡献了十分动人的表演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里的配角都极为出彩。
为了呈现出病人形容枯槁的状态,在拍摄转入急病期的镜头前两天两夜没合眼的王传君,你在他的身上再也看不出那个说着蹩脚日式中文的关谷神奇的影子。
混杂世俗狠辣和赤诚天真气质于一身的农村青年黄毛,如果不说,没人知道饰演这个角色的章宇已经36岁。
剧本够硬,角色出彩,情节连贯,一部电影就成功了一半。而《我不是药神》能引爆票房的另一半原因,就在于它直击现实的真实取材。
历数近年华语电影里的口碑佳作,多是虚构故事或是非现代背景,典型的有近几年扎堆儿出现的民国黑色喜剧片。
如《驴得水》《不成问题的问题》《荒城纪》等等历数近年反应现实主题还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国产剧情片,可能要数拐卖儿童为主题的《亲爱的》了。
但其实,观众对于现实题材剧情片的需求度比想象中的要高的多。这一点从《我不是药神》现象级的讨论与传播中已可见一斑。
感受下有关这部电影的讨论度其实在社会构成高度复杂的中国,能影像化的真实事件俯拾皆是,有的甚至单看文字就足够惊心动魄。
不论是2003年直接促成中国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的孙志刚案,还是2007年记者假扮智障潜入黑砖窑生死逃亡后救出30名智障奴工的山西黑砖窑案,都是极其具有现实意义的新闻素材。
被困在黑砖窑里做苦力的奴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不是药神》的火爆,如果让中国电影市场看到了现实题材的巨大缺口,这部电影的意义也就不仅仅是在影像层面了。
诚如片尾程勇独白所言“今后都会越来越好吧,希望这一天早点来”,希望国产电影的影像力量,也能够有朝一日跨越视听语言的维度,映射到这真实苦难的人世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