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原创文字集
<<中国哲学简史>>思考(五)

<<中国哲学简史>>思考(五)

作者: 心智二分 | 来源:发表于2019-01-05 21:24 被阅读39次

    庄子的道家寻求"至乐",第一步便是自由发挥人的天赋,但万物的本性和天赋又不同,没有必要强求一致.<<庄子.逍遥游>>里举例了大鹏与小鸟的故事.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能获得快乐,可小鸟从这棵树上跳到另外一棵树上就能获得与大鹏同样的快乐.这样看来,我们在小事上获得的快乐未必比巨大的成就要少。

    生活中我们总认为别人的生活比我快乐或是不如我快乐,其实也是将快乐的本质强求一致的结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譬如每天上班路上的一个乞丐,清晨就已经坐倚在桥栏上等着要钱.他毫不吝啬地裸露着残肢,冬天还知道加个毛线套保暖.一群赶着上班的人每天行色匆匆地从他身边走过,俯视着他.他需要仰视才能观察到是否有人露出悲悯的表情,停下来迟疑着从口袋里掏出钱来.一群光鲜亮丽的白领和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怎么看前者都应该更快乐,可真的是这样吗?按照庄子的解读,这群苦逼的上班族恐怕没有一个在自由发挥着天赋和本性,而乞丐却每天悠闲自在地坐在固定的位置,晒着冬日的暖阳.他不用揣测领导的缜密心思,不用忍受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不用承受工作的委屈与不公,那是否还可以肯定地说白领比乞丐更快乐呢?

    庄子也知道事实上人要自由充分发挥天赋会受到外部的种种限制,因此所得的快乐也只能是相对的快乐.那怎样获得真正的快乐呢?他认为人需要对事物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追求"天人合一".而做到这点,需要忘记事物之间的界限,要"弃知".因为弃绝知识就可以让人忘记事物的区别,回到原始状态.可"不知之知"和"无知"又不一样."不知之知"是先追求知识,努力分辨事物和人的是非得失,再统统将其忘记的心灵修炼成就。达到这个境界的人,他的生命独立于外界事物,心灵也不受到外界左右,他才获得了"至乐".

    现代人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抑郁,不要说是生死大事,就是每天的琐事就足够烦恼痛苦。我们到底在焦虑什么?我们在焦虑的就是这个世界本身,因为我们深深地陷入其中,被它的每一分变化牵动.庄子告诉我们,只有让心灵一跃而出,用一种超脱的视角重新看待这个世界,忘记万物的区别,才能不为所动获得心灵的宁静.而这与佛教的"心无所住而生其心"又似乎有共通之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哲学简史>>思考(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ud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