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内上映,第一时间看完回来。
可以打8分,值得一看。
作为原著党,国内那版当初压根就没想过要去看,知道肯定拍不成功。对于日版的预期也是还原度及格,不魔改就行。看完之后,可以说是很大的惊喜了,因为电影讲完整了一个好故事,即使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也能有不错的观影体验。
原著是我最喜欢的东野圭吾小说,我是在这本书刚出来的时候偶然第一时间买到的。那个时候它还根本没有像现在这样火起来,所以也没有受到什么过度营销吹捧的影响,当时一口气看完,只能说酣畅淋漓,绝赞好评。
回到电影本身,说实话还称不上完美。对于一个慢节奏的故事,两个小时的时长不算短,但也不可能把原著所有情节都还原,那么如何选取代表,把握好篇幅占比就显得很重要。
电影中间有些地方剧情还是稍显滞涩,段落的主次选择和叙事节奏都有调整的空间。《reborn》放完了整整一首歌,但这首歌是第一个故事的核心,而且最后切换回现实的过渡也做得不错。不过小女孩哭着叫哥哥和老人流泪等一些镜头,特写时间也太长了一点,毕竟不是什么让人舒适的场面,镜头时间持续太久了,容易让观众产生一种无法逃避的压抑感。
杂货店的形象应该是还原出了许多读者在心目中想象的样子了,但是也有个小问题,就是过于显眼。电影里温暖日系的色调,让杂货店整体呈现出一种动画场景般的感觉。按照剧情动机分析,主角们是要找一个用于躲避藏身的、不引人注意的废弃建筑,但是电影里的杂货店简直像地标一样显眼……加上开篇几处略显奇幻动画风格的桥段,与原著的真实感还是稍微有些冲突。
东野圭吾是推理小说家,读者在第一次看这个故事时,潜意识里完全不会想到会有超自然的设定。原著小说是通过这一整夜里时间的慢慢流逝,细节的不断积累和一封一封信件的关联递进,才让读者不知不觉适应了这一超自然的设定,被故事本身所吸引。但是电影创作毕竟受到篇幅限制,需要尽快让观众接受核心设定,不可能像小说里一样慢慢地铺垫展开,所以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除了这些小问题之外,电影的剧情还原做得很好。主要的几个故事和主线串联全部讲到位了,舍弃的都是支线剧情和一些细枝末节。除了强行插入两次“日剧跑”可能有点出戏之外,没有任何胡乱改编和毁原著的地方,也没有刻意煽情,而是尽可能地还原出了整个核心主题。
原著里的第一个故事《月兔》也很精彩,但是跟主线基本没有关系,所以舍弃也没有太大影响。电影保留的是《鱼店音乐人》、《迷途的小犬》和《绿河》这三个核心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音乐人和母亲的故事。
鱼店音乐人的演员选得很成功,把那种颓废又不甘平庸的普通人的感觉拿捏得非常到位。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那首歌的旋律也没有特别神奇,就我个人而言,不算特别好听。但是转念一想,这首作品就是他的真实水平,所以过于惊艳反而是不对的。克郎本来就是一个失败的音乐人,直到最后也没有成功。这本来就不是落魄歌手受到鼓励然后奋发图强,终于创作出了神曲后一炮而红的俗套故事。克郎就是真的没有天赋,没有成功的一个追梦失败的普通人。
但这个故事真正要表现的不在于此。克郎在本来想要寻求认同的陌生人那里,得到的是毫不留情的批评和劝诫;反倒是决定放弃梦想,回归现实之后,在一直不认同他的父亲那里,第一次听到了不要放弃的训斥。
“你一直坚持音乐,搞出什么名堂了吗?没有吧?既然你不听父母的话,一心扑在一件事上,那你就只剩下这件事了。要是连这件事都做不成,倒以为自己干鱼店就没有问题,那你也太小看鱼店了。”
“喂,克郎,你听好了。我也好,鱼松也好,都还没有脆弱到需要你照顾的程度。所以你不要想这些有的没的,再去全力打拼一次,去东京奋战一场。就算最后失败了,打了败仗也无所谓,至少你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他到最后在音乐上都还是一个失败者,可这并不代表他的音乐、他的努力没有意义。这个故事最出彩的主题就是承认了人们天赋上的缺陷和现实的残酷,但是又让我们看到了在残酷的现实背后,还有一种命运隐隐而伟岸的力量,那才是更大的真实。
“你对音乐的执着追求,绝不是白白付出。 我相信,将会有人因为你的歌而得到救赎。你创作的音乐也必将流传下去。 若要问我为何能如此断言,我也很难回答,但这的确是事实。
请你始终坚信这一点,坚信到生命最后一刻。”
《绿河》的故事也是如此,它藏着整本书唯一一个比较大的悬念。还是没有回避宿命和悲剧的现实,还是没有完美结局的大反转,但是故事的真相却刚刚好,点到为止,就已经足够了。悲剧的事实无法改变,但一个是逃避现实的主动自杀,一个是坚持生活而遭遇意外——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同。
这是一部好电影,如果没有看过原著的朋友,推荐去补一下原著。毕竟电影还不能完全表现出那种细腻真实的魅力和感动。
比起电影里最后的奔跑,我也还是更喜欢原著的结尾。因为小说的最后一句话,正是我本人当初在看完最后一页时反应的真实写照——
敦也从信纸上抬起头,正对上其他两人的视线,他们的眼睛里都闪着光芒。
自己的眼睛里也一定是这样,他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