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一直并将始终处于“黑暗森林”。
如何走出黑暗森林?
如何走出黑暗森林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天已漆黑,你在森林里迷路了,你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准确位置,更不知周围的地形。你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黑暗的森林,你感到危机四伏。这个时候你要面对的问题很简单,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走出这片黑暗的森林,不然就有生命之忧。
你第一时间可能会希望手里有一个地图。但真实的处境是,你没有地图,更不会天降地图。即使有地图你也看不见,没有灯、没有光,你什么都没有,你越来越困惑,越来越恐惧,怎么办?
传统的解决方案是找地图。没用。
你正确的姿势是认清现实,回到真实处境。不妨静下来,试试能不能听到水声,有水声就意味着有小溪或者小河。
水有一个特点,它走弯路但不走回头路,你顺着这条小溪走也许会走很多弯路,但是它一定会把你带向森林之外。同时,有水的地方就有可能有人。总之,只要顺着小溪走,就能走出森林,至于森林的地形地貌、它所处的位置以及你在什么位置,已经不重要了。
再次重复,走出黑暗森林,与黑暗森林的真实状况是什么,根本无关。
黑暗森林没有义务让你知道,你也不必知道。
“镜”式认知
镜子是一种帮我们认识世界真相的工具。
《红楼梦》还有一个名字是《风月宝鉴》,“鉴”就是镜子,就是要告诉你:“宝鉴”是一个让你发现真相的最重要和最珍贵的东西。“镜子”的这一意象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比如谁的房间里有个什么样的镜子,或者在某个场景里,镜子无意中扮演了一种什么样的角色。不了解镜子,就没法读懂《红楼梦》。
在现代电影中,镜子往往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我最爱的导演之一,塔可夫斯基,就有一部名片《镜子》,这也是他的自传体作品。
佛教的《心经》是最短的经,只有260个字,讲的就是“镜子”——让心保持镜子的状态。
但是,在《哲学和自然之镜》一书中,揭示了一个观念:哲学,甚至包括科学都是一面镜子,是可以映照出世界的图景和真相的一种工具。但是,整个西方哲学史是一个幻觉。
因为,“镜子”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假象。
1.我们说它是真的东西,但当你发现真相的同时,它又意味着是假象。镜花水月,一个是镜中花,一个是水中月——镜子在其中的形象真真切切,又空无一物。这也是一种“真和假”之间的关系——假作真时真亦假。
2.它既帮你发现真相或者真理,同时又好像在提供幻象和假象。
3.它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心灵的状态:在真假难辨的情况下,人要学会一种方法,一种心理策略,简单地说,就是“心法”。
“镜子”是一种“求真”的工具,也是一种制造幻象的工具。
《哲学和自然之镜》的作者理查德·罗蒂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试图告诉人们:哲学根本不是什么镜子,它没有能力反映世界的真相。
镜子是一种帮我们认识世界真相的工具,但这种真相很可能是虚幻的。而我们常常追逐的正是所谓的真相啊?请问,真相在那里?
“灯”式认知
当你身处黑暗,对周遭世界和他人缺乏感知时,这是一种接近于“零认知”的状态。佛教称这种状态为“无明”——没有光明,完全黑暗。
这时,若有一盏灯,就一下看清了。
这个看清,是非常有限的一块,但已经足够有用。可见,“灯”不是为了研究周围的世界,而是为了让自己顺利到达目的地——即是为了活下去,不是为了活得足够悠闲。
镜子,是为了获得真相;灯,是为了获得路径。
灯,帮你看清周围的真实样子,仅仅是让你获得真相的一种辅助手段。但是,看见不是目的,看了知道怎么干才是目的。
同时,灯,是一种“有限光明”,哪怕太阳,也只能照亮半个地球。
在不开始之前,我们经常连“要认知什么”都不知道。
比如追女朋友,如果你只是坐在桌子前,把追求过程中要解决的所有问题都写下来,有了一个完满的认知就可以去追求了,但是,凡是追过女朋友的人都知道,这不可能。
在追求过程中,很多问题往往是你之前根本想不到的。追女朋友和打游戏“通关打怪”不一样,游戏里的“关”是预设的,而追女朋友的“关”并不是。
当然,没有这部分的认知也不用害怕:面对这样特定时间的生态位,你只要快速迭代,把真相搞清楚就可以了——但需要注意的是,真相不是你的目的,目的是通关。
于是,“灯”式认知的意义也明了了,看一步,立即动身,走一步。撞到南墙你就回头,撞不到南墙你就继续走。你要是想把一切都看明白再出发,那你永远出不了发。
你选哪一个
理查德·罗蒂还写过一本《真理与进步》,其中写道:
你不断往前走才可能不断发现真相;
真相不是目的,目的是不断往前走,一直达到你真正要达到的那个目的地。
灯和镜子是两种不一样的东西:镜子是向你展现真相,是一种获得关于世界真相的认知方式;灯是一种辅助工具,帮助你去行动——镜子和灯代表了两种关于认知的定位。
那么,我们到底是要获得“镜式认知”,还是“灯式认知”呢?
灯给予你的认知不是求真,而是求存,它不是向你展现一个地图,而是引导你走出黑暗森林——这个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而你在整个过程当中采取的行动方案,往往是随机出现的。
“黑暗森林”这个故事,其实是“实用主义”的重要和代表人物、罗蒂的老师杜威说的:夜幕降临,你在一个森林里迷了路,这时候,你第一想到的是“要有一幅地图就可以走出这个黑暗森林了”——地图就是关于这个地方地形地貌的“镜子”,我们以为找到了这个“镜子”就可以出去。
但杜威告诉我们说:是找不到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等所有的认知都齐备了才能生存,人类在几百万年的历史当中,从来都不是“学会了游泳再下水”,不是“学会了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之后,再来到这个世界”,而是来到这个世界以后逐渐学会生存的。
我们今天拥有很多古人没有的生存工具,但古人们也都活过来了,而且还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知。但你始终要牢记:认知是一种生存工具。本质上,它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世界的真相,而是为了更顺利地生存。
假如我们得不到一面镜子,但我们始终面临“活下去”的任务,那么,我们凭什么以及如何活下去呢?或许是:不要靠镜子,而要靠——灯。
从来就没有什么“通关指南”
绝大多数人都在追求:一个特别明确的关于这个世界、关于我的人生、关于我的职场的所有行动路径的地图,拿着这个图就可以愉快地生活和玩耍了。
没人能提供。
我们活在一个不确定性日甚的世界,不要奢望“镜式认知”,不要妄想“全知眼”。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在迷茫中寻找一种确定性,渴望给自己解开无知的枷锁。渴望高挑丰满,现实惨绝人寰。生活中大多都是云型事件,不可能有一套永恒不变的方法论。
在人类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真理不断被证明和推翻,就如同镜子一般,既能反应真相,又会映射虚幻。若想从无尽的循环中抽身出来,就要找到一种底层逻辑,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答案。
如今,知识大爆炸,我们非常自信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展望未来,但是,“接受巨人们既成的认知”,也可能都是“镜式认知”。只要是“别人既成的认知”,就有几个局限:
-
可以形成生产力,但很难形成竞争力。一本《九阴真经》,普及到九九乘法表的地步,你学,别人也在学,学会只能增加你的生产力,不能增加你的竞争力。
-
任何可以编码、写在课本上、短时间就能直接灌输到你头脑里的认知,一定有局限。
一个知识,要真正成为你的认知,必须启动你的“灯式认知”。在一次次的认知地震和认知震荡中建立属于你的个人认知,也就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不可编码”的“个人化知识”。
真正形成竞争力的,是那些“别人没办法从你身上直接拷贝的”不可编码的知识,甚至别人很容易看懂但就是做不到的知识。
“可编码”和“不可编码”的知识是认知硬币的两面,这也就是“认知具有镜灯二象性”的原因。
最后,注意,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是“镜”式认知或“灯”式认知,每个人都有一个两者的配比,至于那个度,需要个人把握。如果完全是“灯”式认知,那你就是一个绝对的投机倒把者。
此文为《吴伯凡认知方法论》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