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教三年级时,开学第一周的某天,班上一个小男孩的父亲来请假,说是要带儿子去常州看林丹,因为林丹是孩子的偶像。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请假理由,办公室的同事也感叹:这位家长心太大了,竟然让孩子“抛弃学业”,去“追星”。后来我才知道,孩子从小练习羽毛球,以林丹为偶像再正常不过了。再后来,我一路目睹孩子在羽毛球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训练、比赛,让他越来越自信、越来越阳光。看得出来,他很喜欢打球,所以能坚持沉重的体能训练、高强度的技巧练习,还要抵抗巨大的比赛压力。暑假的一天,孩子的爸爸发了一条朋友圈,照片上孩子拿着球拍站在林丹身边,笑得可开心了,仿佛一株迎着太阳的向日葵,专注、有力,充满希望。我也感叹:有梦就去追,小小的年纪就能为坚持梦想而努力,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现在班上的小A也有运动特长,他进行游泳训练好几年了,每天都要练习两个小时。上个星期周末他刚刚比赛回来:“老师,我以零点几秒的差距输给运动队的某人了!”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并没有显示出任何的遗憾和悲伤,反而有一丝得意。我赶紧安慰他:“没事儿,人家是专业的,你已经很了不起了!”他倒是无所谓,“嘿嘿嘿”地大笑着跑开了。我以为,他这样的表现是一种“故作坚强”,其实不然。
直到今天,我才发现小A和刚刚的“羽毛球小子”最大的不同是,他没有对游泳的热爱,甚至连喜爱都没有。昨天,小A在随笔里写:“……回顾每一天,我比别人都少两个小时,甚至更久,别人有24小时,我只有22小时,因为游泳!每天不停地训练!训练!再训练!游泳,游泳,再游泳!……有人改变了我的命运!是谁?我父母,他们认为我学习好不了了,就想找我的特长,但我才多大,我没希望了吗?不!我有希望!……是父母对我失去了信心!……这个游泳,我……”看着满篇的“游泳”两字和无数个感叹号,一种焦虑、紧张甚至谩骂的情绪扑面而来。我一边庆幸孩子能在随笔中宣泄情绪,一边又陷入深深的担忧:在这种情绪的控制下,小A如何能实现人生的自由与幸福?
我们非常熟悉的那一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不知道曾经被多少人吟诵、赞美过,当“自由”成为一种奢望,已经说不清是家长的失误还是教育的失败了。
诚然,这篇随笔不排除是孩子在高强度的训练之后的一种极端的表达,或许过后就没有这么痛恨游泳,痛恨父母“改变了我的命运”了吧?我找来小A询问,没想到他劈头盖脸地就是一句“我不喜欢游泳”。我惊讶不已的同时立刻想起了“羽毛球小子”的故事。我拿出手机,翻出孩子和林丹的那张照片,又打开他父亲的朋友圈,照片中孩子要么大汗淋漓地挥拍,要么拉着长长的弹力绳在拉伸,还有的肩扛比自己的人大得多的沙袋在深蹲……每一张都令人相当震撼。我们两个一张张地看着,小A平静了许多,他或许也想起了自己一个个筋疲力尽的场景了吧?我的这个举动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假如能让小A找到一位无形中的同路人,找到一些前行的动力,或许他就不会那么绝望了。
两个孩子,一个因为热爱而动力无限,一个因为不喜爱而焦虑万分,这给每位家长、老师以深深的启迪。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们似乎早已经忘记了这句话了,真不应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