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当我还是高中生的时候,老城区里有一家书店,至今都印象深刻,名为“席殊书屋”。
当时县城里其他传统的小书店都是狭窄而又局促的,淘书看书永远都只能站着,一旦书店里的淘书客超过个位数,便再也腾不出空间来容纳其他书友。
“席殊书屋”则是异类,它的店面是复式的两层,整体风格有点欧式。
【3组A02】还记得那年阳光下捧书的“她”吗?它的一楼是一圈环形的内嵌式书架,书架层数很多,是记忆中一眼扫过去都数不清楚的层数,书架上全都整齐地码放着各种书籍。
它的二楼则摆放着三四个圆茶几,并搭配着几把藤椅,店主说,只要是指定书架上的书就可以拿来这里坐下看,不限时也不挑人。并且还有花茶和咖啡供应,但得收费,那时的我是舍不得喝的,但咖啡的香味,空气也遮盖不住,时常不自觉便袅袅入鼻引我陶醉。
我一度迷上了这个书屋,那时候流行青春文学,书店最显眼的畅销书柜上,摆的经常都是韩寒、安妮宝贝、郭敬明、张悦然、饶雪漫等年轻作家们的书。
起初的我是不挑书和作者的,逮到就看,没有任何方向和目标,后来我开始有了自己的喜好,深深地迷上了蔡骏、安妮宝贝和张小娴,只要是他们写的书,我几乎全都看过一遍,尽管他们写的内容和风格完全不同。
“席殊书屋”的茶几位置摆得很走心,它的二楼是略缩进于一楼的,坐在那里既能晒到窗边的阳光,又能看到一楼的其他书友寻书挑书的模样。
低头看书、抬头看窗、侧身看人,很多个周末的午后,我都如此地重复着,百无聊赖,乐此不疲。
久而久之,我开始滋生不切实际的梦想,梦想着有一天我也能写出一样的作品,甚至比他们写的作品还要辗转、还要精彩。
然而,年少的我,实在不懂得要怎么去为我的梦想架构一个具有可行性的目标。于是,我的梦想永远只是空中楼阁,没有匹配的目标,没有相辅的努力,最后只能消逝为青春的泡影。
而今我三十出头了,虽还年轻,但早已不再青春洋溢,可是我依然记得那年阳光下捧书的姑娘,以及“她”那时的梦想,这些日子,我暗暗下决心,我要让“她”离梦想更近,哪怕只是前进一步;我要为“她”的梦想架设目标,为“她”实现目标而披荆斩棘。
那么,我该如何架设目标,又该如何披荆斩棘呢?
【3组A02】还记得那年阳光下捧书的“她”吗?认清自己,确立合适目标。
如何确立目标,是相对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
简单在于它只需认清一件事即可,那就是自己现有的水平和目标的距离。假设我如果把目标设定为“一年内成为专业作家”,这显然是荒唐且可笑的,也是对目前的我来说绝不可能实现的,这该称为幻想,而不是目标。
重要在于目标的方向便将是未来自己前进的方向,一旦方向有误,未来的一切努力都可能化为徒劳。
我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在这一年里能持续输出和输入,一年后,我写的文字能启发于人、能有助于人,并能有那么一两个真心欣赏我写的文字的读者,就算是目标达成了。
分解目标,一步步前进
朗费罗说: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
目标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犹如道路,如果没有每一步的路基去支撑,它将毫无意义。所以我将我的目标拆解为文字输出和知识输入两大项,再从大项中具体细化。
文字输出,我会从写作营着手,后续跟上小打卡、日更等,持续不间断地保证输出,每月整理总结,有不足、即改之。
知识输入,我想从书籍到视频到优质文,从写作大牛到写作导师到优秀写手,每月有计划地获取养分、慢慢成长。
持之以恒,不达目标不罢休
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曾在《晁错论》中写道: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坚韧不拔,并持之以恒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应该是目标过程中最难做到的,也是现在身边很多朋友未能最终实现目标的原因。
减肥的朋友,难以忍受饥饿或者难以坚持运动,一次次地宣告失败。
爬山的朋友,停在半山腰便叫苦不迭,转而掉头下山的情况时有发生。
曾经学乐器的朋友,无法承受日复一日地训练或者因多次考级不过而受打击,从而遗憾放弃。
而我,也一样,对做到“持之以恒”这一点最为心虚,但是,我仍甘愿与之博弈,毕竟,比起“持之以恒”,我更怕的还是:碌碌而无为。
人生苦短,何不灿烂绽放,尼采有一句话,我最近奉为座右铭: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谨以此文赠予那年的“她”和同样仍有机会实现年少梦想的你们。
【3组A02】还记得那年阳光下捧书的“她”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