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庆幸去年加入了混沌研习社,说来惭愧,虽然每次听大课都很受益,但是用在混沌研习社的时间,很少,远远小于在得到的学习时间。但是,回头来看,反而是混沌的几次大课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比如经纬创投张颖的人生的路口我选择爱憎分明,吴军的智能革命,王煜全的新技术与新趋势,脱不花的知识创业路与坑,刘建宏的未来体育商业发展,周其仁的中国经济需要创新等等。尤其是王东岳老师的《东西方文化溯源与东西方哲学》,受益很大。
但是,最最震撼,最最毛骨悚然的是善友教授的新课认知升级之第一性原理。
为什么毛骨悚然?因为突然发现,所谓的勤奋努力兢兢业业为梦想打拼的自己,其实还完全站在知识的大门外,对知识几乎一无所知,也就是无知。
比如看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课、经历了许多坎坷,还是混混沌沌,还是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境地,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是在与懒惰、拖延、安逸做无休无止的战斗。
听善友教授一次大课,一切豁然开朗,正如最后一讲的题目叫“开门“,善友教授为我打开了一个知识的大门。
这个大门的名字叫做认知模型,再具体叫第一性原理,我管他叫第一因。
之前读刻意练习,看到几乎所有的高手都有套路,都有心理表征,这就是认知模型,能不能建立认知模型,成为是不是普通人的分水岭,拥有并能熟练使用多少个正确的认知模型,成为能不能成为精英的分水岭。
每个知识领域都有认知模型,每个行业领域都有认知模型,每个技术技能都有认知模型,人在极其、极其有限的能够理性判断的范围内,依靠的是认知模型。
什么是认知模型?包含了第一性原理、策略、方法论。
最根本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第一性原理。策略及方法论是第一性原理的衍生。
第一性原理,任何事物背后必有道理,道理是一层一层的,找到那个隐藏在最深处的道理,就是第一性原理,它一定是最简单、最正确、最根本的。
不那么恰当的例子,比如减肥是现在大多数人想做的事情。
减肥,原因可能是为了改善身体健康、生活过的更有质量、更能获得异性吸引魅力、更强的运动能力等。
不管是哪个原因,减肥,是使体型更完美。
再分析,减肥,是要减少脂肪量。
再深点,减肥,是要保持低的体脂率的前提下,选择自己中意的体重。
所以,减肥的第一目标,是低的体脂率。
降低体脂率的方法是少吃多运动,少吃脂肪、油脂、糖、主食,多吃蔬菜、高蛋白、低gi食物。
找到基本定律,是不等式“摄入-消耗<0“,但这一条只能保证体重降低,不能保证体脂率低。
所以还要加上一个配比”碳水45-50%,蛋白质30-35%,脂肪15-25%“比例。
所以,粗野的总结,减肥的第一性原理是“摄入-消耗<0”。
策略是:1.吃少动多(每天赤字300卡左右);2.”碳水45-50%,蛋白质30-35%,脂肪15-25%“浮动。
方法论:1.力量训练+有氧运动;2.碳水循环法;3.等等。
其实,大多数人的减肥不成功,是没有持续的做到“摄入-消耗<0”。
凡事都有道理,凡道理都能找到第一因,找到第一因后,看看这个第一因还能用在哪些方面,如果具有普适性,那就建立了一个认知模型。
如上的“摄入-消耗<0”是减肥第一因。那这个第一因还可以推衍为摄入>消耗,增重;赚钱>花钱,财富积累;知识掌握>遗忘,知识累积。
当然,这个模型很粗野,看懂要说明的道理就好。
其实,叫认知模型不够好,叫思维模型更具有适用性。
至此,虽然只是粗浅的过了一遍,但仍然给我打开了新的思维世界。
看书,要看作者或表明、或隐藏在背后的思维模型。
看美剧,要看角色、情节、或者编剧的思维模型。
学外语,要先学习学习英语的思维模型。
看人,要看对方的思维模型。
看到这个模型里的第一因是什么,策略是什么,方法论是什么,具体怎样行动。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于人与猪之间的差别,这是谁说的?但是,站在乔布斯、马斯克、查理芒格、巴菲特、孙正义,面对善友教授、罗胖、以及混沌的讲师面前,我好像文盲一样活了很久。
好在,听到了善友教授这次课,很多模糊的事情忽然开朗。
课上还有两句话很震撼
查理芒格: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善友教授:知道一个模型,不去思考这个模型还能解决哪些问题,这个模型能解决我的哪些问题,不去践行你的新认知,看多再多书,听过再多课,还是个瞎子。(非原话)
第一天:今天读《巨人的陨落》2小时左右+上文,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