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学习笔记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学习笔记

作者: 张毛丽 | 来源:发表于2020-04-12 12:28 被阅读0次

    1、我们先来说明教育上的两条戒律,其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其次,‘所教科目务须透彻。“在儿童教育中引进的主要思想概念,应该理解如何将它们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儿童从一开始接受教育起,就应该体验发现的乐趣。他必须发现,一般的概念能使他理解他一生中遇到的、构成他生活的种种事件。

    2、人的大脑从来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处于一种永恒的活动中,精细而敏锐,接受外界的刺激,对刺激作出反应。你不能延迟大脑的生命,像工具一样先把它磨好然后再使用它。不管学生对你的主题有什么兴趣,必须此刻就唤起它;不管你要加强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必须即刻就进行;不管你的教学给予精神生活什么潜在价值,你必须现在就展现它。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一条很难遵守的规律。

    3、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时使学生通过树木看见森林。

    4、我极力主张的解决方法是,要根除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的分离状况,因为它扼杀了现代课程的生命力。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但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现生活这个独特的统一体,而是教他们代数、几何、科学、历史,却毫无结果;我们让孩子们学两三种语言,但他们却从来没有真正掌握;最后,是最令人乏味的文学,常常是莎士比亚的一些戏剧作品,配有实际上是为让学生背诵的语言方面的注释和简短的剧情人物分析。以上这些能说代表了生活吗?充其量只能说,那不过是一个神在考虑创造世界时他脑海中飞快浏览的一个目录表,那时他还没有决定如何将它们合为一体。

    5、生活与所有智力或情感认知能力的某种基本特点之间存在着关系,如果你不能展现这种关系,你就无法将生活融入任何普通教育的计划中。这是一句难理解的话,但它有道理。我不知道如何使它更容易理解。

    [批注:这观点与杜威提出的观点相似。我理解,是应该从生活中引发出学习的需要,这种学习应该拓展延伸开来,以生活为契机,进行系统地知识性的、创造性的学习,而这种学习又对生活有实际用处。]

    6、普通文化旨在培养大脑的智力活动,而专业课程则是利用这种活动。但不应过分强调两者之间这种简单的对立。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普通的文化课程中,学生会对特殊的问题产生兴趣;同样,在专业学习中,学科外在的联系使学生的思想驰骋于专业领域之外更广阔的空间。

    7、认为较容易的科目应该在较难的科目之前学习,这种观点并不对。相反,有些最难学的东西必须先学,因为人的先天秉性规定如此,也因为这些本领对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婴儿呱呱坠地,他面对的第一个需要用智力解决的问题是掌握口语。要把意思和声音联系起来,这是多么艰难的任务!这需要对概念和声音作出分析。我们都知道婴儿做到了,而婴儿这种奇迹般的成功是可以解释的。所有的奇迹都是如此,然而对智者来说它们仍然是奇迹。我所要求的不过是,面对这样的例子,我们再不要说把较难的科目放在后面学这类蠢话了。

    8、你没有具备阅读能力时不能读荷马的史诗;然而,许多孩子聆听母亲讲述的故事,许多成年人在过去的年代里借助吟游诗人的诗歌,阅读《奥德赛》的故事,在充满传奇色彩的大海上遨游。那些有组织才能的愚钝的人,不加鉴别地应用某些科目必优先其他科目的原则,已经在教育中制造了干涸的撒哈拉沙漠。

    [批注:所以,在给幼儿念故事时,我赞成那种一开始就学习人类历史上值得人阅读思考的优秀的作品的做法。]

    9、说到智力的发展,我要用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来描述这一过程。

    10、浪漫阶段是开始领悟的阶段。人们所讨论的题目具有新奇的活力;它自身包含未经探索的因果逻辑关系,也以丰富的内容为探索者提供了若隐若现的机会。在这个阶段,知识不受系统的程序支配。这种系统是为特定目的逐渐建立起来的。这时我们处于直接认识事实的阶段,只是偶尔对事实做系统的分析。从接触单纯的事实,到开始认识事实间未经探索的关系的重要意义,这种转变会引起某种兴奋,而浪漫的情感本质上就属于这样一种兴奋。

    11、精确阶段也代表一种知识的增加和补充。在这个阶段,知识的广泛的关系居于次要地位,从属于系统阐述的精确性。这是文法规则的阶段,所谓文法,是指语言的文法和科学的基本原理。在这个发展阶段,要使学生一点一点地接受一种特定的分析事实的方法。新的事实不断增加,但这是一些适合于分析的事实。

    12、最后的综合运用阶段相当于黑格尔的综合。这是补充了分类概念和有关的技能后重又回归浪漫。这是结果,是精确性训练始终追寻的目标。这是最后的成功。

    【批注:在教学中,我们都曾经这样追问过自己:学生们的进步真的是均匀不变的、持续稳定的进展吗?我们的课堂节奏真的能够符合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吗?在这本书中,怀特海给予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学生智力的发展,必然要经历浪漫——精确——综合这三个阶段,并且在这三个阶段中不断循环。

    在我们的教学中,浪漫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在浪漫阶段中,孩子们开始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领悟,他们从接触单纯的事实,到开始认识事实间未经探索的关系的重要意义,这种转变会引起某种兴奋,而浪漫的情感本质就属于这样一种兴奋。他们此时会经历兴奋—惊异—困惑的情感体验过程。这一系列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这种学习的兴趣与欲望,恰恰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之所在。可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学生智力发展的节奏,在浪漫阶段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经验。但是,我清醒地意识到,我为学生提供的大量的材料,不能机械地进行堆砌,这只能让学生觉得这些材料枯燥繁冗,而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能够引发真实的有足够挑战的思考的材料,使学生们能够体验高品质的浪漫,产生更多繁冗兴奋感,激发他们更加强烈的进一步精确探究的欲望。同时,我意识到在学生们积累的大量的感性经验之中,势必会产生一些系统化的精确化的思考。学生们正应该在大量的浪漫之中,自然地向精确阶段迈进。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往往会忽视浪漫阶段的重要性,直接将一些精确化的知识展现给学生,这样做不仅仅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觉得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苦差事,而且对知识的精确阶段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在怀特海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的精确阶段,就是以某种方式将浪漫中所包含的许多未经整理、相互冲突的东西整理得相一致。也就是说,我们要引导学生用某种规律性的有秩序性的东西,把他们在浪漫阶段中所接受的信息整理清楚。可见,如果没有浪漫阶段的大量信息作为基础,精确阶段就失去了其研究的对象以及其本质的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们始终在强调学生们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恰好是怀特海所提出的第三个阶段——综合阶段。综合阶段中,孩子们能够对在前两个阶段中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地运用。在综合之后,我们又引导学生回归到浪漫阶段,进行下一个循环的探索。我们的教育就应该是这样一种不断重复的循环周期,每一节课都应该根据学科的性质构成这样一种旋涡式的循环,在浪漫——精确——综合——浪漫……的循环周期中,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我相信,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满足学生有节奏的学习渴望上起着恰到好处的激励作用,那么学生一定可以不断地为他在学习中取得的某种成就而惊喜,不断地想要重新开始。】

    13、12-15:“从11岁开始,儿童需要逐渐越来越专注于精确的语言知识。最后,从12岁到15岁的这三年时间应该主要用在语言上,这样计划便可以取得一个明显的结果,……我们可以指望儿童已经掌握了英语,能够流利地阅读比较简单的法语文章,而且完成了拉丁语基础阶段的学习,……以及阅读拉丁语作家一些内容合适的作品片断,这些片断也许经过简写,常常还附有最优美的译文。

    14、理想的逐渐消失可悲地证明了人类的努力遭受了挫折。在古代的学园中,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而在今天的大学里,我们卑微的目的却是教授各种科目。从古人向往追求神圣的智慧,降低到现代人获得各个科目的书本知识,这标志着在漫长的时间里教育的失败。

    15、你不掌握某些基本知识就不可能聪明;但你可以很容易地获得知识却仍然没有智慧。

    16、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它涉及知识的处理,确定有关问题时知识的选择,以及运用知识使我们的直觉经验更有价值。这种对知识的掌握便是智慧,是可以获得的最本质的自由。

    【批注:众所周知,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文化的人。那么,知识等同于智慧和文化吗?当然不是。在读过这本书后,我对知识与智慧和文化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有一种定义认为,知识就是经验的固化。比如在经验中你会发现一些现象,这些现象不是偶发的,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那么这种解释就构成了一条知识,这条知识是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成为知识以后,就是经验的固化。怀特海所说的知识,是这种经验的固化。我们也可以说知识是凝固的经验。而智慧则是运用知识来理解自己目前的处境、情境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能力。可见知识并不等同于智慧,智慧高于知识。智慧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运用的能力。怀特海在书中说:“随着智慧的增长,知识将减少,因为知识的细节消失在原理中。”在学生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新的情况会不断地出现,会不断印证、补充学生原有对知识的理解。我们可以说:“万变不离其宗。”在这里,智慧是宗,知识是变化中的细节,既然掌握了宗,就没必要再记那些细节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所有孩子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才。】

    17、此外,我还认为,并没有一个惟一的由自由—纪律—自由构成的三重循环,而是整个智力发展是由多个这样的三重循环阶段交替构成。每个这样的循环是一个单独的细胞,或者可看作是一块砖;智力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众多这种细胞构成的有机体组织。在分析任何一个这样的细胞时,我称第一个自由阶段为‘浪漫阶段’,称中间的纪律阶段为‘精确阶段’,称最后的自由阶段为‘综合运用阶段’。

    18、在任何阶段的教育中,你都不能没有纪律,或没有自由;但是在浪漫阶段,必须永远侧重于自由,让儿童独自去领会,独自去行动。我的观点是,对正在成长的儿童来说,浪漫阶段的自然发展尚未结束时就对精确性进行训导,必然会妨碍他对概念的吸收。除了浪漫以外,没有领悟。我坚持认为,以往的教育之所以如此的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对浪漫应有的地位进行认真的研究。没有浪漫的冒险,至多你只能得到缺乏创新的死板的知识,而最坏的情况则是你轻视概念——根本无知识可言。

    [批注:每一门课程,同样适合于这种浪漫——精确——综合的过程。这提醒我注意,设计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先让同学们自由地探索试验思考的重要性,同学们课前、课中的对问题所作的资料收集、分析、讨论,才是相关知识的精确学习过程,而最终获得的,将是在练习、分析、尝试综合运用的过程中,获得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即是智慧。另: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是否也是这个意思呢?

    怀特海告诉我们:通往自由的途径,是纪律(将大量纷乱的事实秩序化);纪律的前提,是自由(拥有大量未经整理的事实);自由是目的,纪律是手段。“自由—纪律—自由”应该是一个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是依据时间上的先后,而是逻辑上的先后,它是对生命节奏的表述,这种节奏必须尽可能地吻合儿童的个性发展。它体现于整个智力发展过程之中,也体现于大循环中的每一个小细胞之中。这个循环,处于永恒的有机的运动之中。伴随这一循环的,是情感:伴随着自由阶段的,主要是兴趣以及兴奋感;伴随着纪律阶段的,更强调专注与紧张。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从心所欲便是自由,而不逾矩就是纪律。在我的英语课堂中,一直非常关注对自由和纪律的节奏的把握。我认为,在英语课堂中,所谓的纪律,就是指教师必须指出学生活动的要求;所谓自由,就是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运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避免过多的语法知识的讲解,避免学生机械地学习英语。在纪律中,我们围绕着核心文化开始,我们的教室进入到建设的阶段。在自由中,教师和孩子的个性都得以彰显。自由和纪律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智慧,智慧的本质,就是一种高度的自由(综合阶段)。

    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乃是把握生命之节奏,即自由与纪律之节奏,浪漫—精确—综合之节奏。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握好生命的节奏,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这个和谐的节奏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学习的幸福,产生学习的热爱。最终,使智慧之花的绽放出最绚烂的色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学习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uv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