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已经快两年了,很多记忆还是像刚出炉的烤鸭,色泽和香味依然如初。
我的第一批学生是实习的时候遇到的,他们是一群刚从六年级升上来的初一农村小孩,对未来一无所知,父母多半在外边打工,所以都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孩子们整天穿的脏兮兮的,到现在还记得一个小女孩冬天穿的那种棉袄,袖口和胸口前面有坨大大的黑渍,家人丝毫没有给她换洗的意思。可他们从不管这些,只是一味淳朴的朝我甜甜的笑着,因为自己性格太沉闷,所以这群孩子也不敢太靠近我,但是一下课还是会一哄而入,仗着人多不尴尬,仗着可以跟我多聊会儿天。
之前,我只听说过留守儿童的心灵受到创伤,他们很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这是爱的需要。但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另一种影响,他们的思想。因为父母大多在打工,子女们有样学样,认为打工就是一种人生,他们还要照着爸妈的样子生活。我只教了他们半年,接下来他们还要上初一下半年,初二,初三,但等我回去看望他们的时候,班里原本的60人,已经少了将近10人,无一例外的都出去打工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上学多没意思,还不如出去挣钱呢”于是一个两个的,互相传染这样的想法,这群明显稚嫩的孩子都相继离开了,他们早早地奔向了大城市,过着别的小孩眼里羡慕的“纸醉金迷”的生活,我眼里看着,心里难受着,当你苦口婆心的劝他们“回头是岸”,反而那边没有了回应,要不就是扯别的话题。大道理,他们不懂,但生长环境告诉他们,不需要懂什么道理,能挣钱就好了。
反观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同样的年龄,却对学习甘之如饴,他们清楚踏实的践行着父母老师给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不少乖乖仔都在拼命超负荷的运转,连我这个做老师的都有些于心不忍。他们的未来也许不那么耀眼和出彩,但是一定足够他们认清自己未来的走向。
父母的身份差异影响甚至决定着孩子的未来,因为他们在是非尚且混沌的年龄受到了不一样的指引,所以,阶层的固化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那第一批学生,现在快17岁了,他们本该在高中为大学奋力苦读,但在他们的群里,却却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下班了”,为他们开心,也为他们担心。[/c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