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小时候经常听说的两个词。每当我们做作业不够用心,父母家人就会说:不要三心二意的嘛!你们学过小猫钓鱼的故事的呀~~
是的,我记得是一年级上册最后几课当中的一篇课文,叫《小猫钓鱼》。从这里我第一次明白三心二意的意思,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得专心,要一心一意。可是,我花了几十年才勉强学会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说的是不够专注。这是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大敌。我观察过,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三心二意的孩子。他不能长久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所谓的开小差,就是不专心了,被其他东西诱惑了。所以,我常常说,专注力是第一个保证学习质量的良好品质。那么,同样的吃米饭吃猪肉长大的孩子,为啥专注力如此不同呢?除开老师不对他味儿之外,孩子的情绪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情绪情感经历。上课听讲或者完成作业心神不宁的,心不在焉的,东张西望的,坐立不安的,扭过来扭过去的,粗心大意的,都是因为孩子心不够静定。我曾经做过试验,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字,想办法组织所有孩子关注观察它,限定几秒钟,结果是成绩最差的孩子居然都能背着写对。这个试验充分说明,记不清楚字,是因为没看清楚,没看清楚是因为心不够静定。心不够静定,我们的观察注意力就会是一掠而过,粗枝大叶,漏一掉万。我也做过一个有声语言试验。我给孩子们说玩一个游戏,我嘴巴念词语,让孩子来重复。我念二字词语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重复读出。我继续加大难度,三个字的,四个字的,四个字的就有孩子出错了。我再念五个字,六个字……十一个字的,比如:中国共产党义勇军进行曲。虽然,前边中国共产党是熟悉词汇,可是能够准确重复的孩子就少多了。我记得这是在三年级的时候玩的。
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因素很多。我根据自己经验,知道有这些因素:长时间看电视,和孩子交流时不看着孩子(漠视),经常吵骂甚至打孩子……可以这么说,缺少安全感安定感的孩子,都存在着专注力缺失。
所以,当我们的孩子不够专心的时候,请别再粗暴打压,我们一定要去感受他的心绪。心绪不宁,如何前行?请相信,每一颗健康饱满的种子都是渴望发芽生长的。如果我们发觉哪颗种子迟迟不发芽,请耐心等待,持续给他阳光,持续给他滋润,他终会萌芽成长。
顺天致性,守望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