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一开始就说明了“莉迪亚死了,但他们都不知道。”由于开始对人物设定还不清楚,对这句话并没有感觉,直到作者一步步刻画这个家庭的情况,用极其细腻的手法去呈现莉迪亚的形象,所以在读到“星期四早晨天刚亮,警察抽干了湖水,找到了莉迪亚。”,还是不太愿意相信这个事实。
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是学霸,在物理化学学科上都有突出的表现,励志要成为医生,她渴望那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而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是个华籍美国人,在当时经常遭受着异样的眼光,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哈佛的一名教授,他渴望着自己能像很多白人一样,融入大众,不被评判。甚至他爱上玛丽琳也是基于这样的理由——“因为她能够完美地融入人群,因为她看上去那么普通和自然。”他希望可以通过这样一位普普通通,在哪都能融入大众的女孩带她进入白人社交。而让他没想到的是,玛丽琳的交往圈子比他还小。
他们一开始的相爱更像是去弥补自己梦想缺失的部分,玛丽琳想要与众不同,不甘于平庸,她在詹姆斯身上看到了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詹姆斯想要那种普通到随时可以融入人群的特质,想要成为一名普通的美国公民。而命运让这对对生活期待完全不同的人走在了一起。
结婚后,詹姆斯享受这样平静安稳的生活,他爱自己的妻子和儿女,而玛丽琳却不愿自己的梦想一步步远离自己。因为在大学期间怀孕结了婚,她被迫中止了学业和梦想。所以结婚以后,她难于安抚自己曾经的野心和梦想,不甘于做一个家庭主妇,时常被心中的理想折磨得寝食难安,终于有一天,她放下家庭,选择逃离,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报名了社区大学想继续完成她的学业。然而,考试前夕,她发现自己又怀孕了,只能跟随詹姆斯返回家庭。当然,她仍不甘心,她开始把自己的梦想寄托于自己的二女儿莉迪亚。
玛丽琳希望莉迪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开始给她加很多课程,帮她提前选修了物理,跟十一年级的学生一起学习。却未曾去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她更多关注与她给予孩子的期望孩子是否完成,成绩是否优秀,她甚至感受不到孩子心理的变化。詹姆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社交高手,经常关注莉迪亚在学校的交友情况,甚至给她买一些交友指南,同样未曾真正去关注孩子真实的需求。
就是这样,莉迪亚承载了太多家人的期待,而没有一个是她自己的,她在父母设定的轨道里前行,几乎没有人在乎过她真正的感受。唯一理解自己的哥哥也将要因为考上大学而离开自己,她没有一个渠道去述说自己的感受,最终,种种期待终于压垮了她。
整个家庭看似和睦,而每个人内心却都是孤立的,母亲玛丽琳不愿做家庭主妇,不愿放弃自己的野心;父亲詹姆斯想要一个普通的美国公民生活;儿子内斯想要自由的生活;二女儿莉迪亚没有自己的选择,没有社交,而没人注意;三女儿似乎是在被忽略的境地,只希望自己能被人关注。他们从没认真去倾听彼此的真实感受和需求,父母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一切的“为你好”只为成全自己曾经的梦想。
“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是成为自己的过程,他需要挣脱他人对自己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在书中,会感受到那种无法做自己的无力感。我们可能小时候都有太多的顾虑,没法真正做自己,像莉迪亚一样,害怕母亲再次离家出走,害怕父亲不开心,活在不断去顾虑别人的感受中,却没人真正顾虑她的感受。
我们很多不知道如何做回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这时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不断引领孩子去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让他们去感受,去选择,去淘汰,一步步靠近最真实的自己,而非把自己的意愿直接加到孩子身上,美名其曰“都是为了你好”,其实都是在满足自己的私心。
“走出期待,做回自己”意味着我们将面临很多的谴责,每个人在特定的年龄段无法都能有这样的思考,相反的是常常被周围的声音和“建议”走向了我们本不喜欢的道路,但仍不该放弃有这样的意识。希望未来之路,你能有选择的自由,并有勇气和能力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该有后果。愿每一个莉迪亚都能走出期待,做回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