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人来说厚重皮毛是因为有了衣裳的发明才慢慢地退祛了,这种裹着脂肪的皮毛终结了。如果还有异想天开地认为人的皮毛会如何演化,似乎可以从猩猩、狒狒、猿人到今天为止,也没能出现让人更为惊讶的演化。当然,我们还是庆幸我们发明了衣裳。能穿衣裳的人是区别其它动物的标志。但愿穿上衣裳的人是人,而不是披着衣裳的其它什么东西。
在《后汉书·舆服志》记载“衣毛而冒(覆盖)皮”,衣裳的出现完全出于实用的考虑,正是人的衣裳产生的主要动因。据史料与考古目前记载与发现最早有了衣裳时间是在公元前5100年到5500年之间,发现于古埃及王朝之前的一个小部落,这条衣裳叫做达拉罕裙。
要说衣裳是谁发明的,可能那时还没有文字,或者目前是没法考证了。衣裳像火、房屋一样,随着人在劳动实践中慢慢演化而成的。能论为是劳动那一定是人掌握与使用了工具,有了工具才能发展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就出现了衣裳。一连串的演化过程应该是史学家的事,咱不浪费时间来究其根源了,只当是做为人所知晓的常识。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也就是一个社会人,除非你做一名终南隐士,无社交。无社交对于一个人来说,穿什么对于他来说也是无所谓了,只要自己喜欢,只要自己具有足够的创意,想怎么穿都行,哪怕如一原始人一样把布裹在身上也可以了。
作为如今大多数人是社会人,所以,对于穿着会因地制衣。衣裳不光具有光鲜的外表,更遵从人的实用性与舒适度来定位。当然,衣裳的初衷也是如此发展过来的。
作为国人的国粹汉服,是国人理应值得继承与发扬光大的。在秦汉之初就确立了国人穿着的先驱了,以致于周边不少国家如:日本、韩国、朝鲜、东南亚以前的番属国,都是沿用老祖宗的创意。汉服沿用到清朝二百多年里,似有阻止了其发扬光大,但满清王朝还是从汉服中借签了其中不少的精粹了。可周边的国家却一直没有停止把汉服的经典传承与改良成了日本和服、韩服、朝鲜高丽服等等。从国人出现中山装后,女人旗袍的风光登入到人们的视线里。如今,有些人穿着汉服在大街上亮相,却给国人显得格格不入的感受,似给国人有出风头、搏眼球之嫌了。其根源我想汉服还是与现代衣裳差异太大而已,只是视觉上的不习惯罢了。
汉服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化,体现的是礼仪之邦,外圆内方的智慧理念,是中华文明远播海外的有力证明。汉服虽然目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不了主流,但国人的骨子里应该学习汉服、尊重汉服、继承汉服,以穿汉服为荣。倡导在重大节日、婚丧嫁娶、成人仪式、毕业典礼等场合,都应该自觉而光荣地亮相咱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明遗产。
如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在家衣橱里挂着一两套正装衣裳。所谓正装衣裳,大都都是商务套装、晚礼服等等。而我们的汉服、唐装、中山装却鲜少见到了,为什么?这些国服是碍于面子成不了主流而舍弃了?是因为繁琐穿着麻烦而放弃了?是因为审美视觉里缺少这一环节而不用了?我想,其根源是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不够了,还有就是传统文化价值体系认知遗失了,核心是人们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土壤流失了。环境没有了,认同感没有了,价值观没有了,思想观念的根子上没有了。
汉服国粹。任何事物的崛起、任何传统文化的兴起都是建立在人们认同的基准基线中。重新拾起或许还需要点强制与引导了。
任何一种形式的衣裳都是人的装饰,所以才称谓服饰。人都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走。两端没有了,只存在于中段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