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翻译在职场
翻译如何征服受众

翻译如何征服受众

作者: 同传夏夏 | 来源:发表于2019-05-15 14:17 被阅读0次

    征服受众

    无论是通过翻译公司与客户联系,还是服务自己的直接客户,自由译员为客户提供的是临时服务,没有建立长期的雇佣关系,因此与客户不存在严格的上下级关系。相对而言,in-house译员服务的客户通常是自己的领导或者同事,存在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只有征服自己的受众,才能够在职场上站稳脚跟,甚至是平步青云。

    一、现场有双语人士,紧张怎么解?

    由于我一直在合资公司和外资公司任职,所以懂双语的人非常多,很多同事从事自己的专业多年,可能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比译员掌握的术语还要多。如果译员翻译的不准确,他们可是随时会指出来纠正的。没有双语人士在场的情况下,即使译员漏译或错译,也没有其他人指出,译员的心理压力较小。反之,译员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解决方法只有四个字:调整心态。

    我一直都坚持,翻译是一门专业,并不是所有会双语的人都可以做一名专业的翻译。在现场气氛调节、语流控制、记忆力、表达流畅度、源语传达完整度、听辨水平方面,受过专业训练的译员是那些仅能流畅说出双语的人士远不可及的。所以,一旦进入会场,我们要秉持:这是我的主场,现场没有其他任何人会比我更适合担任翻译这个角色。

    只有调整好心态,我们才能够在现场翻译中表现的不卑不亢,不因为有双语人士在场而紧张,也不会因为现场没有双语人士而大意。

    二、受众眼中的“专业翻译”

    大多数参会人员可能不懂双语,但是依然可以凭感觉判断一名译的好坏。无论是双语人士还是非双语人士,一般普通听众对一名交传译员能力感知均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1.用词的专业度,译员的用语是否为行话,便于大家理解接受。比如,series production,字面翻译为“系列生产”,但是在会议中,如果译员翻出了“系列生产”这个词,那在座的各位专家恐怕要一脸茫然了。其实它的真正说法应该是“量产”。

    为了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译员平时必须大量积累。有一些词汇,除了了解表面意思,还要通过查资料、请教专业人士了解其背后的真正含义,这样才能够在现场会议的时候快速了解讲话人的真正含义。

    2.反应速度,流畅度:发言人在讲完话之后,译员需要马上启动,最长的启动时间应当不超过5秒。否则会让听众马上产生不信任感。此外,译员发言的流畅度要很高,这需要汉语素养和英文素养都非常高,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重复,磕巴,或词不达意的情况。

    反应速度基于译员的理解能力,而理解能力的提升除了天赋之外,大量阅读也是一个捷径。我经常会听到一些懂双语的同事(中国人)在会后跟我讲,他(中国领导)的中文我还正在思考是什么意思,你的英文翻译就已经出来了,我是听了你的英文翻译才明白他的意思的。乍听之下,好像不可思议,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销售部的同事:国内本土产品的价格在45万到50万,客户可以接受品牌溢价10万左右,所以我们的产品如果不突破“60万”,就很难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

    “突破”这个词在此处不是很明确,通常来说,突破是超越的意思。但是在当时的语境下,突破其实是让产品价格做到60万以下。所以在我脱口翻译的时候,其实脑子里已经进行了好几个回合的思考了。

    3.记忆力:企业内部领导连续发言5分钟很正常,但是连续15分钟不间断的情况也是有的。所以记忆力训练也是译员的日常功课之一。通常来说,可以通过复述训练来提升记忆力。

    4.建立自己“靠谱”的职业形象

    要建立“靠谱”的形象,就是避免发生一切影响会议正常进行的意外情况。一些小贴士供大家参考。

    1) 同传做笔记一般不多,开会带着电脑,材料和笔就可以了。交传有时候要连续开一天,我一般会带两个笔记本,两根笔,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

    2) 一般情况下,翻译要适应发言人风格和说话方式。要对翻译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有充分准备。比如有时候发言人忘记给翻译留出翻译的时间,自顾自的讲话;有时候现场气氛紧张,股东甚至吵起来等等。一场会议能够顺利的进行下来,跟翻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现场如何兵荒马乱,翻译表现出来的必须是成竹在胸,游刃有余,这样才能够让讲话人放心。

    3) 提前15到20分钟到会场,给自己留出buffer时间。不仅需要提前检查设备,还需要准备自己的心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翻译如何征服受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yp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