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婚育杂谈
多年后,孩子终将成为父母口中的样子(建议收藏)

多年后,孩子终将成为父母口中的样子(建议收藏)

作者: 飞龙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9-09 11:06 被阅读5次

    晚上刚下班,手机微信上又传来一条信息:

    “今晚老板请了不少人去庆生,唯独没有我,你说该这么办?”

    不用猜,我知道一定是发小Z君发来的,一看果然。

    把聊天记录往上一拉,是三天前的:

    “搞不清楚,我主动请一个新来的同事吃饭,竟然被拒绝了?”

    还有两个星期前的:

    “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别人看我的眼光有点敌意……希望是错觉吧,唉!”

    这几年,也不知道收到他多少条类似的抱怨人际交往的信息了。

    回想起来,他这些年的几次工作境遇都大同小异。

    刚毕业时,他爸介绍他进了一家石油企业当合同工。在国字号企业的平台起步,一开始他还暗暗得意,不过很快发觉里面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几次不小心的口误后他逐渐被众人冷落,虽然想了不少办法,比如请客吃饭送特产等,但都收效甚微。最后竟然被完全孤立,无奈离开。

    第二次去了私企当会计。起初还觉得脱离苦海,但没多久,发觉那里也有不少人有意无意的针对他,形势竟渐渐和第一家差不多。他把问题归咎于自己的“硬件”不够,便发愤图强,用三年时间考过了注会考试,然后志得意满的辞职,又进了一家外企,也就是现在的公司。

    不过才过了一个多月,又开始向我吐槽种种的无奈,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一开始我也想不通,因为凭我的了解,Z君人品不错,认真,踏实,有梦想。为什么会连续遭遇这些人际问题呢?

    直到有一次,我出差路过他所在的城市,去他家做客时,无意听到他的父亲唠叨他:“……长这么大了还这样不小心?我看你在公司里也没两个朋友!”他表情有些麻木和痛苦,只是习惯性的诺诺。

    那一瞬间,我好像坐了时光机穿梭回到了小学时到他家玩的情景。他爸爸当时训斥他的话仿佛又在耳边响起:“……你连这点事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整天低着头,怎么跟别人打交道?!”“就你这样,将来工作一定会吃这方面的亏!”

    那次我终于明白,原来Z君现在的样子,和多年前他父亲口中的评价有莫大的关系。

    我身边还有另一个从小到大的朋友W君。他属于一开始不是很优秀,但总能越做越好,最后鹤立鸡群那种人。比如刚上高一时成绩不算突出,初学打篮球,但到了高三,成绩已经是年级前十,而且加入了校篮球队。大学考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从律所的小助理干起,仅仅三年时间,就积累了大量的客户关系,然后自己开了一家律所,现在已经是业内有名的人物了。

    一次和他聊天,问及为何每次都能后来者居上,他想了想说:“小时候我挺调皮的,一开始不爱上课,偷偷逃课去玩,老师发现后告诉我妈,我妈没有骂我,只是温和的说:阿信,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妈知道,你将来肯定是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听完后我再也不逃课了,而且以后每次做事松懈的时候,脑子里都会想起她那番话,又充满干劲。”

    听完他的话,我也是感慨不已。联想到Z君的故事,两人可以说迥然不同却又异常相似。

    从那时开始,我便认真的审视身边的那些朋友的情况。

    最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

    人们现在的处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小时候的评价。

    简单的说,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将成就孩子的未来。

    还记得那个有名的实验吗?

    美国一位教育专家去一所小学访问,经过研究,他指出某班上的八个学生是少有的天才。后来事实证明果然如此,这几个学生成绩进步明显,远远超过班上其他学生。当人们赞叹这个教育专家眼光独到时,他却揭晓了真相:这八个学生只不过是他当时随机选择的,根本没有经过挑选。至于为何有后来的突出表现,则是这些学生受到了他的正面肯定以及老师高度关注的自我成长结果。

    想一想,一个教育专家的一次评价就可以显著改变几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那如果是父母从小开始年复一年的评价呢?

    是的,那绝对可以改变儿童一辈子的命运。

    许多人仅仅因为父母的只言片语,一辈子都生活在其作用下无法自拔。

    举个例子,我一位同事有个奇怪的习惯:不管外面多大的太阳都不戴帽子。有时候明明提醒自己,但临出门又会鬼使神差健忘。

    后来有一次喝醉了酒,他对我吐露了实情:小时候有一次去海滩玩,回家的时候发现帽子丢了,父亲知道后大发雷霆,骂他不知道珍惜东西,竟然要求他赶回去寻到帽子后再回家。那个晚上,12岁的他又怕又饿,一个人在海边找了两个多小时,最后也没有结果……

    所以从那以后,他对帽子产生了由衷的恐惧,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戴上,不然会不自觉的想起那段不堪的记忆。

    为什么父母的评价会有如此大的作用呢?

    首先,儿童主要依赖父母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最近上映的电影《摩天营救》里有一个场景:摩天大楼的顶层林立着几百扇高清的镜子,可以将步入其中的人映照出每一个角度的身影。

    现实中,人必须通过镜子来看清自己的容颜,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清自己。

    作为初来这世间的儿童,父母是他们最主要的仰仗,是他们的天,他们心目中无所不能的存在。

    所以父母的每一个评价,就是对儿童的每一次最直接的映照,让他们看清自己的模样。

    爸爸的一句表扬“儿子,你做得真棒!”会让他马上觉得自己很能干。

    妈妈不满意的说“丫头,你太粗心了!”也会让她顷刻感觉自己做事太马虎。

    父母有意无意的那些评价,不管符不符合事实,都会慢慢让孩子看清自己,并且坚信不疑。

    其次,父母的评价会成就儿童的性格。

    科学家已经研究证明,人所坚信的东西,会慢慢改变大脑的神经元连接,使这些东西逐渐内化成为性格的一部分。

    这个结论对儿童更加适用,他们对父母的评价深信不疑。而且他们的大脑处于快速发育阶段,所以这些评价将直接影响神经元之间的发展连接,渗入儿童的性格之中,久而久之,就使之成真。

    性格一旦形成,那么行为模式也就随之固定,儿童的所作所为就真的趋同于父母的评价了。

    有的父母不明白这其中关系,还以为儿童天性如此,其实是倒置了因果,不知道原因出在自己的评价上。

    再者,成长的力量是不可逆的。

    养过植物的朋友都知道,如果培养盆栽时从小固定好植物的姿势,那么越到后来,这种人为固定的效果越难以改变,几乎是永久定型。

    儿童的性格养成也是这样,父母日复一日的评价,就像不断的加固某种框架,让儿童只能在里面定势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趋势越来越难以改变,长大后几乎无法更改。

    是的,成长的力量是惊人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父母的评价如此重要,那我们要如何运用好呢?

    一方面,想要儿童变好,就给予具体的正面评价。

    很简单,你想要孩子将来好成什么样,你就把他说成什么样。

    当然不是直接毫无技巧的直白说,必须把对孩子的评价融入具体的事情中,就事论事的不断强化他某方面的特质。

    比如你要孩子将来做事认真,不要直接说“孩子,你将来做事会很认真。”可以在他当天做完作业后告诉他:“孩子,这几个字写得很端正,妈妈要表扬你,你真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人。”

    比如你希望孩子将来擅长人际交往,可以在某次他和小朋友玩耍之后认真告诉他:“宝贝,爸爸注意到你刚才要拿玩具时没有抢夺,而是先和小朋友商量了一下,真好,这就是有效沟通,你交朋友真有一手!”

    通过不断的用正面的具体评价强化儿童的某种特质,久而久之就会成真。

    另一方面,想要儿童改正不足,一私下二倾听三商量四执行。

    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缺点,可以直接用负面评价吗?

    前车之鉴如上文,当然不可以。这里推荐简·尼尔森《正面管教》里的教育方法,我个人简单归纳为四个步骤:私下,倾听,商量,执行。

    一是在私下进行。可以在单独的房间或者其他只有你们两人的私密场合进行,千万不能在公众场合,就算是在家里其他人面前也不行,这会严重伤害儿童脆弱的自尊心,适得其反。

    二是要先倾听儿童的想法。一个杯子要倒空了才能装进东西。所以先让儿童将当时的想法和感觉统统表达出来,才

    有利于后面的沟通。

    三是和儿童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不要主动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要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这样才能为自觉执行打下好基础。

    四是按办法去执行。挑出两人都能接受的好办法,和儿童一起执行。

    举个例子,比如孩子因为贪看电视节目错过了吃饭时间,你可以这样来纠正他。

    第一步私下进行,你先约他单独到房间里聊一聊。

    第二步要先倾听儿童的想法,先询问他为什么刚才一直在看电视忘记了吃饭?是不是电视太吸引人了?孩子可能会告诉你电视节目有多好看,正是他喜欢的超人系列,而且刚才大人喊吃饭的声音太小,他没有听见等等。

    第三步和儿童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等他讲完了,你点头道:“不错,刚才的电视节目确实挺精彩的,可能大人喊你吃饭的声音也太小了。——不过,以后再这样可不行,电视虽然好看,不吃饭也不行啊。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问到这里,孩子就会启动小脑筋想办法了,比如以后每次收看电视时间不超过半小时、遇到吃饭时间要在三分钟内关掉电视机和大人喊话要大声点等。你也可以一起补充一些新点子进去,集思广益。

    第四步按办法去执行,如果你们都觉得那个三分钟内关掉电视机的办法比较好,那么就一起约定,下次开始执行。

    能够做到以上的几点,相信儿童一定能够扬长避短,越来越好。

    写完不易,若喜欢请收藏并关注,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年后,孩子终将成为父母口中的样子(建议收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br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