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在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上,我跌倒了。高考落榜,对于一个世代务农盼望儿子跳出“农门”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母亲的叹息,父亲忧虑的眼神,让我感到惭愧不已。但补习再参加高考,我却从来没有想到过,我知道自己的英语水平再补两年恐怕也难见起色,回家务农,我又不甘心。也许是年轻气盛,也许是看了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受书中主人公孙少平的影响,于是抱着自己闯一闯的念头,一个人独自来到了西安。在火车站广场一个民办院校的招生点前,我认识了自考,随即也被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所吸引。再也无心在西安停留,我想我应该去参加自学考试,最起码不用考英语我就可以拿到一张大专文凭,或许这样对父母还是一个抚慰。
回到家中,我把西安之行和自己的打算说给了父母,他们大概也知道我补习无望,又不甘心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农村呆一辈子,在许多叹息与无奈之后,同意了我的选择。然后又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将我送到陕西财经学院职校。望着破旧的教室和由民房改造而成的宿舍,对于未来,我心中仍是一个未知数。但我知道,我必须全力以赴,因为只有这样,或许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每日在财院食堂排队买饭时,当那些正式考上大学的天之骄子们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们这群高考落榜的自考生,并随意地乱插队时,我们自己似乎也感到矮人一截,于是我就很少去食堂买饭。饿了,就上街买两个馍和一袋榨菜,再喝点开水,不到一块钱就打发了一顿饭。我知道父母挣那点钱也不易,更重要的是这样更能激发我的斗志。
生活上的艰苦和别人的歧视,并未改变我学习的决心。在短短的两个月要通过两门课程,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打好头一仗,我常常是星期天也钻进教室里学呀、背呀,国庆节的几天假期我也没有回一趟家。当时那股认真的劲,是我高考前也不曾有的,以致于考试前的几周,时常做梦也在作会计记录。就这样,只用了两个月时间我就顺利地通过了两门课程。在第二年的4月,我又顺利地通过了3门课程。还剩最后7门课程,可我又产生了回家自学的念头,这样最起码能减轻点家里的经济负担,但学习的难度也就增加了不少。而我这个人就是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义无反顾地做下去,于是1994年7月,我又卷起铺盖离开了学校。
我的回家,让父母吃了一惊。本来我上自考院校的事情已让他们伤透了心,而现在又要回到家里自学,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又是一个沉重打击。村里关于我的流言蜚语更是络绎不绝,但这些并未改变我的决心,反而使之更加坚定。在家中,白天我就像《人生》里被学校辞退后教不成书的高加林那样,在地里拼命干活,晚上则一学就是夜里十二点多。一年中,我很少串门,也很少和村里的人闲聊,以致于有的人认为我脑子受了刺激。而这一年我又过了4门课程。
1995年5月,在参加完自学考试之后,我深感自己光有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将来即使拿到了毕业文凭,恐怕也是废纸一张。于是经人介绍,进了镇上一家乡镇企业。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向厂长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得到了厂长。的重视和赏识,最后还将一个新上的小项目交由我负责。
1996年10月,在经历了三年零两个月之后,我终于拿到了会计专业自学考试大专毕业文凭。三年自考,不仅让我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更多的是通过参加自学考试,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永远也学不到的知识。
1997年7月,作为市里第一个由农民通过招考成为国家公务员的我,顿时成了市里的一个“名人”。面对记者的采访,我激动地说道:“自考,我让命运转了一个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