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继续读闫学《教育阅读的爱与怕》之第二篇,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突然觉得好像有一双目光始终在追随着我,我好像也在追随着这双目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目光呢?
一提起教育,好多人就说爱教育,爱学生,似乎,爱被说的越来越虚假,有好多人真正地把教育之爱的含义歪解了。总会打着爱的旗号,明哲保身,或者,鼓吹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这里,我就不由地想起一个词“悲悯”,下面,我结合书中有关文字,谈谈关于悲悯的话题。
1、我们要允许孩子回到童年的河流中。例如,我们上课时,经常发现有个别孩子看到透过窗缝隙的阳光而久久发呆,看到偶尔飞进来的一只鸟差点跳起来,所以,这些孩子对老师讲的东西一点也没听进去。每到这个时候,我们的老师一定会特别生气,但,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提醒老师——
你不要大声斥责他,不要把他当成全班同学的面搞成不注意听讲、坐不安稳的坏典型,我劝你轻轻地走到他跟前,握住他的双手,把他从那童年的美妙的独木舟上引渡到全班学生乘坐的认识的快艇上来。
这里,我看到了我们是帮助孩子而不是命令孩子,永远跟孩子站在一起,走在一起,也绝不允许别人孤立孩子、挖苦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的最优权限就是拥有童年。为此,我们就要善于赋予孩子这份拥有和享受的权利。
2、作家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在道德教育上,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让儿童深刻懂得,生命既是一种强大有力、不可战胜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无助的、极易受到伤害的珍品。有时候,我们一句冷酷无情的话,一个漠不关心的眼神,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之线。
在道德教育上,我们使用指责、批评的方式教育学生,这样往往收效甚微。我们如何想的是要完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习就是心灵的互动,从一个心灵触及到另一个心灵。对孩子多一分引导,少一分绑架。孩子的成长不可能用恐吓的方式去催发,让孩子自由自在地随性而长。道德教育其实就是我们的人格体现,不要总用有效的目的约束孩子,道德教育在很多场合看似处于表面而无效。有很多机会,我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孩子。所以,有人说用试探的方式帮帮孩子。
3、我们始终要给学生以欢乐和自尊。我们不仅仅给孩子以谋生的方式,给孩子一块面包,重要的要让孩子得到生活的快乐,从而获得一种自尊。
任何时候,都不要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我们要永远保持一种坚韧的耐心,永远不放弃对生命的浇灌。教育的忍耐性决定教育成败得失的关键。
人的真正的快乐是建立在精神满足的层面上,物质满足这是动物也能做到的事,人的满足除了物质,精神更为重要。为此,我们教育孩子就要双层进行,物质和精神一起走。让孩子学习如何生存,如何得到快乐,如何活出一个有尊严的人。在此,学校的一切工作就要围绕这个点进行到底。
现在,大多数人急功近利,从而导致了脱轨发展,自然,显得特别吃力。如何考虑到孩子的一生发展,这也不是我们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尽力对着这个目标走,或许,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来!
我们要有悲悯的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