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在《无声的中国》写道:中国人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心理学上,把这种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而是提一个更大的要求,来使别人让步,间接实现自己的目的的现象,称为拆屋效应。
拆屋效应的本质,是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或隐藏自己的底线,以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
面对直来直去的孩子,家长要学会「耍点小心机」,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像孩子想看电视,如果你心理给孩子定的底线是30分钟,那么你要告诉孩子最多只能看20分钟。
等到20分钟后,孩子如果强烈哭闹,你可以「大度」地再给他看5分钟。
等到5分钟后,仍有情绪激烈的,你可以「超级大度」再给他看3分钟。到这里,孩子基本上不会产生不满情绪,而是充满感激。
个别顽固的,可以再给最后1分钟。但事不过三,这是底线。
最后,夸夸孩子懂事,能「说到做到」。这个方法能让孩子「自觉理亏」,不好意思乱发脾气。
同时,也教会孩子,除了发脾气,还可以通过语言沟通的方式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而家长,不用发脾气,就能轻松羸得孩子的心。
平淡又琐碎的生活中,家长适当耍点「小聪明」,制造点生活的「小惊喜」,可以很好地融洽亲子关系。
比如,说不能来接他,放学时又出现在他面前,他会更开心。说忘了买礼物,转眼又把礼物放在他手上,他会加倍欢呼。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每个人都有折中思想,你要善于运用这种思想逼别人让步,达到自己的目的。」
用好拆屋效应,家长就能把和孩子间的「斗智斗勇」变成一件好玩有趣的事。
家长的“小心机”,是教育中的大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