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第五章,感受到文字的美,高山河流的美,大自然的美,生命的美以及奇迹……
注意到这段话了吗?“从成败得失中解放出来,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一开始就不要追求什么结果,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爱无所谓奖赏,只要有爱,一切都会变得简单。”
深深地感受到来自文字的能量。“爱出者爱返”,结果,那一定就像“秋天的收获”一样自然。这种“随顺”的状态,想想是不是都令人心醉?想想是不是都让人热爱?我想,只要我们也像种子一样,平静地去享受孕育,生根发芽,生发成长,开花结果的过程,一定就能收获一个四季。
一个问题:作者,是在把“爱的种子”种在我们心里吗?
又一个问题从脑海里冒出来:我们从什么时候走丢了这种“自然”?它是我们“丢”的吗?还是它本身需要人这类“高级动物”去修养?昨天第四章似乎我也提到类似这些问题。
读克里希那穆提的书,竟然那么多问题。同时,也唏嘘:我竟然读不懂中文版的《放下自我》。读不懂中国的文字和句子。感慨:中国文字的妙奥,敬畏作者的博大。
尽管,对作者的书信似懂非懂,但依然会有符合自己心灵的启迪和感悟。就像群主之前用过的词“那是我们自己身体沉睡的一部分”被这些所谓的“不知所云”的文字激活唤醒。
我想,我是多少感觉到这一章节作者的用意的。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大概就是:“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只管努力,不问前程。也许现在具体到一些事情,还做不好,甚至做不到作者提倡的“不被失败和成功束缚”,比如作者提到的孩子教育中的比较问题。虽然在我儿子心里,我还算是个比较“开明”的家长。从小学到初中,无论大考小考,考多少分,我给儿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尽力就好”或者是问一句“你自己满意吗?”但我自己心里知道,其实我的情绪是会受孩子考试的好坏影响的,只是当孩子考试不理想的时候,我自己把内心的“不满意”“不开心”“不悦纳”藏了起来。藏起来,就能代表它不存在吗?事实上,不可否认它一直在,在我内心深处,我能觉察到它,觉察到我内心的纠结,我心灵的挣扎。特别是最近恰逢年度期末考试。我用群主解读的方法,去“看着”它,觉察它,不做任何评判和判断。但它一直浮现出来,从我心里冒出来。同时,“不做比较”才是最好的教育,也从作者的书本里,反复跳进我的脑海。
我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公平公正地去“陪伴”所有冒出来,跳出来的念头,不评价,不批判,用一份柔软去觉察他们的存在,觉察心中的火焰,焦躁,不安,智慧,爱和实相。
心静了好多,似乎也受到昨天蒙蒙细雨的洗礼和滋养,比以往澄明的多,清澈的多,欲望渐弱,内心里压抑的渴望和期盼,也在作者的文字里和文字外,慢慢释放,释放。
我意识清晰地肯定:一、我已经很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循序渐进地接受,接纳和转念。感谢我自己当下减趋的平静。二、我的儿子已经很好。在他只有十三岁的年龄,驾驭如此多的知识,成绩稳步提升,同时保持健康阳光快乐,他已经是个很好的孩子,很优秀的学生。
我会学着慢慢去用柔软的爱,随机应变的智慧,不被欲望左右,去滋养自己,孩子和万事万物。
多么具有魅惑力的文字,多么具有诱惑力的作者,多么具有吸引力的书本。
真心希望自己,能在学习中,阅读中,慢慢地,漫漫地去领悟“风走八千里,不问归期 ,云追九万里,不知所起”的真正美境。
顺祝大家,喜乐安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