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气转凉,入秋之势愈发明显,恰逢读书好时节。
这本《得未曾有》辗转回到自己手中的时候,再看已过三年。复看,更加拓展了一些心境,也更加坚定了些许心态。
四个章节,四个人物,四个状态,看似各个分离,实则相互统一。沉静的大厨,不做高端、潮流,只做家常菜肴,但又做的高端、潮流;归乡的摄影师,热爱故土,眷恋乡间,忠于内心的向往,屏退冗杂,只保留心间视野的美好;远方的僧人,独立又彻底在世俗间流转,反复不断的遇见,每一次犹如初遇,原是心的转变;高龄的琴师,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不问出身,但求细水流长。这是庆山采访过得四位人物,这是这本书的四位主角。
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或年轻,或年迈的年纪,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之后,积累沉淀下来,集聚成为自己的道路。走这样一条路,他们安心、安逸,是源于对于内心的忠诚。用现在的话来说,大概就是“做自己”。
说要做自己,其实很困难,想来现在的我和像我一样的大多数,都是书里流窜于世俗中背负枷锁的人。但我也渐渐转变,很多角度慢慢可以和书中人贴合在一起,比如坚持学习,比如尽己所能传承一些传统文化,比如去把一件小事做好,比如把世界放大,不再拘泥于出去走一走,更多是变成看一看当下,探索发下不同的眼光。这是现在令我安慰不已的。
现在记录的时候,特别想要记录在看当中多次眼中水汽氤氲。旁人问我何故,我说有一种多年朋友相亲近的感觉,对方只是有些许茫然便转身离去。现在回头看去,这也许便是我们身处人海却孤寂丛生的理由。
要做好自己,首先要正视自己的内心。不是一味的去反抗不公、不平,而是顺从内心去看待不公、不平。可以接受便要接受,不能接受便要提出异议。不能在接受时饱含委屈,也不能在异议中胡搅蛮缠,这是最近工作和生活给我的感悟,也是书里传达的一种境界。我选择拒绝,即便你给我再多物质,不能让我在有限的生命界限当中达到我想要的,我所追求的,都是应该的,可以的。没有亏欠和相互伤害,如果有,不是你的自身修为不足,便是对方尚未思及此处,要给对方时间,终有一天会理解并原谅。
要做好自己,要去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时常在工作当中被诟病无法合群,这个念头自入职以来思量两年,最终决定放弃。这本不是我自身过错,我相信国家的教育是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之上给了我们极大的自由,选择去追寻更加新颖的、更加前卫的东西,和我的政治身份无关,和我的年纪无关,和我的性别无关。所以不能“同流合污”甚好,“独善其身”也无不可。想通透这一点,金钱的束缚似乎松散了许多,身体也少了许多疲乏。到底,一切由心起,一切由心灭。
所以坚持早起、阅读、运动、书写。所以人事两清,干净利落。所以不能停止前进的步伐,因为不知何时身死,但愿生时无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