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育儿日记——预习《爸爸和书》(2019.2.28)

育儿日记——预习《爸爸和书》(2019.2.28)

作者: 辣妈思维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11:05 被阅读0次

    我和大宝花了40分钟完成画作,包括花了几分钟理解这篇文章。

    我本来又想画简单的小人,可转念一想,妈妈陪画也不能偷懒呀。不会画怎么办?灵机一动,用百度搜索简笔画。

    我画面中出现的爸爸和小女儿、书店、书架、书桌、枯树、爸爸和女儿们坐在地上的样子,全都是靠百度简笔画搞定的。

    育儿日记——预习《爸爸和书》(2019.2.28)

    大宝全凭想象去画。

    她觉得这篇文章的作者应该是生活在比妈妈还要早一点的年代,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所以给爸爸的衣服和裤子画了补丁,孩子的衣袖也画了补丁,表示因为爸爸失业只能打零工,家里很穷。

    育儿日记——预习《爸爸和书》(2019.2.28)

    有一个细节,说明大宝没有完全理解这本书。这篇文章写的是经过一家旧书店,而大宝画的是新华书店。新华书店是卖新书的,由于这个细节大宝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在复述课文时,她的表述就是经过一家书店,而不是经过一家旧书店。

    还有个细节,我觉得需要在生活中再观察一下,才能确定大宝画的是否正确。我画的是光溜溜的枯树,没有一片叶子。大宝画的是有叶子的树,而且鲜嫩的叶子还随着寒风往下掉,我感觉大宝的这棵树应该生活在深秋。

    课本中配的插图,倒是有零星的几片枯叶,但接近于没有树叶的枯树。我觉得自己画的树比大宝画的更符合实际情况。

    大宝看了我的画以后,取笑说,“第三副图里,背孩子的爸爸是大头娃娃吗?头那么大!”我定睛一看,确实,就第三幅图的爸爸脑袋过大,比例不协调。

    谈到比例,下面就好好聊聊孩子和爸爸的绘图比例。

    爸爸和孩子的比例是如何呢?也就是说孩子的身高到爸爸的什么位置? 在文中,有一句话说:“我还没上学”,作者又对书有着强烈的兴趣。根据这2点,推测应该是五岁或六岁,身高在爸爸的手肘的位置比较合适。

    那么背起来应该到爸爸的什么位置呢? 大宝的画作,是到爸爸的膝盖附近,而我画的只到爸爸的腰下面一点点。根据实际情况,这么大的孩子背起来,是得到膝盖了。所以我的比例明显失调,大宝的比例是正确的。

    在去长宁美校的公交车上,大宝给我复述了这篇文章,她只有两三个细节记不清,我提醒后立刻能想起来,在复述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内容她比我记得还细致。

    “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说这番话的。”“听着爸爸念书,我渐渐懂得了读书的乐趣。”这些细节,就是一篇文章生动的关键所在。

    育儿日记——预习《爸爸和书》(2019.2.28) 育儿日记——预习《爸爸和书》(2019.2.28) 育儿日记——预习《爸爸和书》(2019.2.28)

    通过绘画深刻理解文章的的含义,大宝才能够复述得这么清晰。这种预习效果,不是那种从头到尾读几遍,然后挑几个词解释一下,再把课后练习做一做,所能够达到的。

    绘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他会逼着你去考虑一些细节,而作文,你没想到就可以不写。 比如说长相以及衣着,你文章中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在家里读书时,家里的陈设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在读书时的动作和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必须想清楚才能够画出来。

    虽然文章中并没有涉及我说的长相衣着等细节,但如果大宝写作,把这些内容用文字简单勾勒出来,也是一篇感情真挚,内容丰富的文章了。 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的画家才是一个好画家,大宝以后写作文,有强烈的画面感,也会是一种带有个人识别度的文风。

    计划带大宝画完10篇课文后,再让她选一张画,根据画作来写一篇自己构思的文章,而不是去复述课文。复述相当于描红,根据画作来写就相当于临摹文章精髓。

    讯飞语记:

    讯飞语记21分钟,修改40分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育儿日记——预习《爸爸和书》(2019.2.2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qh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