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语生活家
孩子是否应当受到母亲的“尊重”?

孩子是否应当受到母亲的“尊重”?

作者: 厉害了喵 | 来源:发表于2017-02-05 22:35 被阅读115次

    周末的时候我给曾经的一位同事打电话,电话接通后听到她那边声音很弱,我问是信号是不好吗?

    朋友说:“很抱歉,周末在家陪孩子,不方便用手机......”。

    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还有不曾引人注意的母亲角色,之后又惊讶朋友对孩子教育这般的“身体力行”。

    如此我也不方便长聊,就说待会发邮件给她等有空的时候再回复我不迟。

    挂完电话我没有急着发邮件,而是又独自在脑海里重复朋友的那句话。

    我想到前不久拜年在舅舅家吃饭,当时只有三岁小侄子却捧着手机有模有样地玩酷跑游戏,很多人还夸如今一代的孩子越来越聪明,手机、Pad都可以无师自通,连“大人们”都自愧不如。

    暂且不论两种背后的教育方式好坏与否,而我对这两种不同教育方式存在莫大的好奇。

    “这两种方式下的孩子性格会有什么样的差异?我们又应该如何儿童的教育?”。


    恰巧有一次周末,那位朋友约我吃饭,顺便谈些工作的事情,她问我能不能把孩子带上一起,因为平时周末的时间是承诺在家陪孩子的。

    我说好啊,虽然相隔几个月,但是当时心里的问题依旧没有答案,心想正好借此机会“一探究竟”。

    我先到了和朋友约好的餐厅,找了靠窗的餐位坐下,边喝茶边等朋友过来。

    喝了一会茶朋友仍不见踪影,接着我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说路上堵车可能会迟些到,让我先点好菜,她们稍后就到。

    待菜品上齐之后,朋友这才匆匆忙忙大手牵着小手过来了......

    眼前的小女孩,还不及她妈妈的腰身高,穿着粉红色小马甲,脚踏炫彩“水晶鞋”,齐刘海,萌萌的锅盖头,白嫩透红的小脸颊,尤其是那双大眼睛不时四处望望,然后总是落在她妈妈的身上。

    来的这是一家“海洋”主题餐厅,孩子看着脚下餐厅里游走的灯光竟出了神,于是妈妈几乎直接抱着她到我面前,很奇怪她看到我不但没有害怕,还蹦蹦跳跳向我走过来打招呼,朋友说已经帮你介绍过了,说的时候一脸“坏笑”。

    小女孩小名青青,今年四岁半幼儿园,喜欢听妈妈讲童话故事,擅长唱歌和各种奇葩舞,还大方地邀请我看她下午的表演——《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吃饭间隙,青青被餐厅中的柱子里面的假鱼吸引了,抬头问妈妈能不能自己去看小鱼儿,朋友同意后就去溜达了一圈又乖乖地回来吃饭。

    最后我点了一个甜点菜名叫“面包诱惑”,通俗讲就是烘烤面包里面加了两块冰淇淋,估摸着孩子应该很喜欢吃。青青在准备动手之前又商量着问一下旁边的妈咪:“今天我可以吃冰淇淋吗?就吃一点点……”,说时一边嘟啷着嘴,不好意思看着妈妈。

    妈妈说:如果回家姥姥问你今天吃了什么你会怎么说?

    “我告诉姥姥今天我没有吃冰淇淋”。

    我和朋友都忍不住大笑起来,青青这才羞答答地去用勺子努力伸够眼前的冰淇淋,但是似乎有些吃力,求助的眼神投向旁边的妈妈。

    她的妈妈并没有立刻帮忙的意思,说:“你先自己动脑筋思考哈,如果你真的没办法妈妈再帮助你好吗?”。

    青青的小锅盖头认真地点了点。

    她灵机一动,干脆直接站在座位上了,终于吃到了自己想吃的冰淇淋,但是她只尝了一点点.....或许这也是对妈妈的承诺吧,她们母女之间的承诺,就吃一点点。

    这时我发现在她母亲的眼里,孩子也应该有选择的权利,被尊重的权利,需要通过像大人那样沟通和交流达成一致,而不是命令式的耳提面命;需要对孩子遵守自己的承诺,而不是搪塞与敷衍。

    也许家庭中的儿童教育里,给予孩子的不应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是能够“身体力行”地成为孩子内心的榜样和模范。

    履行彼此间的承诺,通过平等的沟通和信息对称交换,让孩子知道自己也是有选择权利的。当遇到困难的第一时间不是找父母,而是先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寻找,让孩子努力长成自己的模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是否应当受到母亲的“尊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qy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