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两岁多的儿子:“你长大了想当什么?”
儿子:“我长大了想当二旭(他自己的名字)”。
我不依不饶继续追问:“你长大了想做什么事?”
这下他听懂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长大了想当开车的。”
想当开车的,大概是每个男孩儿最初的梦想吧。
儿子没出生时,女儿的玩伴是对门的同龄男孩儿开心。
一起玩儿,开心对角色游戏不是很感兴趣,倒是对各种能滚的东西兴致浓厚。他喜欢“钻研”:看看削笔器是什么原理在工作;看看抽屉的滚轮是什么样的;把扭扭车反过来,看轮子怎么转……下楼去,开心对车兴趣浓厚,围着停车位的车看车轮,永远研究不够。
当时我还不以为意,以为这些喜好是孩子个体间的差异。
直到我儿子出生,慢慢长大,我才明白:原来,爱车,爱轮子,爱机械是每个男孩儿的天性。
儿子从几个月就表现出对玩具小汽车的钟爱。
到现在两岁多,家里的各类玩具车已经多得有一大长排。他最喜欢的游戏,是让小汽车们排队,他来当司机——火车司机。推着一长排玩具车,嘴里“呜呜”地,开火车。
任何东西,他都能当成车:他把姐姐的故事书排成一排,当火车推着走;他把相同形状的积木排成一排,当火车;把家里的各种遥控器排列起来,当火车……
有时我骑电动车带他上街,他会随电车的行进,嘴里不停嘟哝:“呜呜——滴滴——妹妹——”他以为他在开车呢!
两岁多的孩子,对声音特别敏感,他最喜欢的声音居然是:“请注意,倒车,请注意,倒车。”
这小伙子活学活用,有次观察蜗牛,他对我说:“妈妈,蜗牛不会‘请注意,倒车’”——他的意思是,蜗牛只会前进,不会倒退。
除了对各类车感兴趣,我家男孩儿对飞机也一样着迷。有段时间他不停问我:“妈妈,咱们坐过大飞机不?”他依稀记得一岁多带他坐飞机的那次远行。他常常一个小手掌平伸,模仿飞机起飞落地的样子。
他还喜欢和爸爸一起,看军事类节目,有许多军演的画面穿插其中,他喜欢看里边的各式飞机和武器。
儿子出生前,我家的环境里几乎没有男孩子的玩具。那时,女儿只喜欢娃娃,芭比公主,各种花头饰和漂亮衣服。儿子出生后,他心无旁骛地喜欢着他的“男孩儿玩具”,他的喜好丝毫不受现有环境的影响。
我才知道,原来,男孩子喜欢车,女孩子喜欢芭比娃娃,是天性。是骨子里生出来的天性。
记得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在她的《童年的秘密》一书中引用了荷兰科学家德弗利斯对昆虫敏感期的描述:
毛毛虫的母亲雌蝴蝶会把卵产在树干与树枝交接的隐蔽角落里,但是这里距离嫩芽的枝头却有一段距离。而刚出生的毛毛虫只能靠吃枝头的嫩芽为生。刚出生的毛毛虫对光线非常敏感。跟着光线朝树梢最亮的地方爬去,在那里,幼虫找到了赖以生存的食物。而幼虫一旦长大到能够吃粗糙的食物时,它对光线的这种敏感性就消失了。
蒙奶奶认为:孩子同样具有这种敏感性。儿童在敏感期按照敏感性的“指挥”行事,他们才习得了许多天赋的力量。比如,在很短时间内学会应用某种语言,在很短时间内学会走路等。
而男孩儿喜欢车,女孩儿喜欢漂亮娃娃,一定是这种本能的敏感性在“指示”她们。不同性别的孩子,按照这种天性的指引,选择和发展他们的喜好,长成造物主原本塑造他们的样子。
上周带女儿逛商场,我看衣服,她看旁边的女孩儿饰品。只听一个脆脆的声音说:“你妈妈也不给你买吗?”再一细辨:是女儿的声音。那个“也”字,用得我心头一震。
她正跟旁边一个同样欣赏项链的小姐姐互诉衷肠呢!我相信每个女孩儿的妈妈都有过此类小烦恼:女儿看到漂亮的饰品就走不动路。
在每个女孩儿的心里,她们又何尝没有一个公主梦呢?!
男孩儿们的驾驶梦和女孩儿们的公主梦,或许是生命之初最好的指引,让他们成为日后最伟岸的男子和最曼妙的女生。
想到这里,我乖乖掏钱给女儿买了那个有点小贵的塑料项链。
育儿路上,许多人都认为,做过教育工作的父母更会教育孩子。我却觉得,对世界保持好奇的父母,能更好地抚育孩子。
因为保有对世界的好奇,我们才更容易去发现孩子的天性和本真。顺应天性的力量,才能更快抵达教育的彼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