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以此为开篇,揭示了“道”的概念:
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恒久的“道”。可以写出来的“名”,就不是恒久的“名”。
“无”,是天地的起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端倪。
“无”和“有”,来源相同但名称不同,都是十分玄妙。玄妙啊玄妙,这就是通往一切奥妙的大门。
可见老子认为:“道”是一种形而上的,没有实体的,无法用语言来概括的东西。但是“道”却与世间万物都有联系,对万事万物都有影响。“道”是恒久的,是包含世间万物的,这种特性导致我们无法描述它。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我们把一本书命名为“书”时,它就成为了“书”。但是如果把这本书拿到美国去,它就成为了“book”,而不是“书”。不论是“书”还是“book”都不是一个恒久的名字,即“常名”。“道”亦是如此。当我们说“道”是“甲”时,它就不是“乙”;说“道”是“乙”时,它就不是“甲”。但实际上“道”包含了万物,既是“甲”,又是“乙”,所以“道”是不可描述的。只有不可描述的、形而上的“道”,才是“常道”。
形而上的“道”,表现出一种“无”的状态,同时它也对万物有着影响,展现出一种“有”的形态。“道”的“无”不是一无所有的“无”,“道”的“无”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是万事万物的起源。还是之前那本书,在我们称它为“书”之前,其实它就已经存在了,但我们并不知道它是一本书,它仍处于“无”的状态。当我们称之为“书”时,它从“无”变成了“有”,从此以后它有了很多概念:绘本、漫画、文库本、平装书、袖珍本……这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注:“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话在有些版本中也写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样就比较好理解了。)
“道”是形而上的,可以通过思维去体会其中的奥妙。但这种思考不是完全脱离实际的,无形的“道”会在有形的万物中,展现出一些端倪,留下一些痕迹。虽然我们看不见“道”,但“道”就在我们的身边。
“无”和“有”虽然名字不同,但都是“道”,一个是超越具体世界,形而上的“道”,一个是已经和具体世界具有联系的“道”。老子告诉我们,不论是哪种“道”,都是十分玄妙的。如此玄妙的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得到了“道”,就可以依照“道”,去解决世上所有的问题。
作为全书的开篇之章,老子对“道”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定义,让读者对“道”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以便后续的阅读。老子一共讲了三件事:
1、 “道”是无法用语言概括、描述的;
2、 “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3、 “道”很玄妙,也很重要,得到了“道”,就有了解决世间所有问题的途径。
《老子》讲“道德”,但这个“道德”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那个“道德”,《老子》说的“道”和“德”都是“道”,只不过“道德”中的“道”是形而上的“道”,而“道德”中的“德”是回归与现实,与现实有了联系的“道”。“道德”与本章中的“有无”其实是相对应的,只不过是此时老子还没有给出“德”的定义罢了。
可以说“道”是洞悉一切奥妙的门径,得“道”就知道了问题的核心,抓住了事情的本质,这就是老子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