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孩子,你慢慢来婚姻育儿教育
《女孩们》:青春期女生的内心世界探访

《女孩们》:青春期女生的内心世界探访

作者: 粒粒西游记 | 来源:发表于2018-03-04 09:48 被阅读125次

    文|粒粒

    时常在朋友圈看到寻人信息,其中有一部分是青春期孩子离家出走揪心故事,不知是不是出于巧合,女生多于男生。

    这似乎不能说明青春期女生比男生就更加叛逆,男生也有青春期叛逆无比,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的案例。记得一次在附近的空停车场练习打球,一辆警车慢慢靠近我,当时稍微有点紧张,自己没做什么违法的事儿呀,第一次被美国警察询问,原来附近的一个16岁男孩离家出走了,警察说了孩子的外形特征,问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男孩。

    虽然没有提供什么帮助,但此事引起了我的思考:青春期孩子的问题是世界性的,不管肤色人种,不分性别,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们似乎时常有一种在火上烤的感觉,无法与那个愤怒的刺猬交流,他/她言语尖刻,话不投机,轻了拿话呛你,重了就离家出走。

    而青春期的女生所面临的形势可能更加严峻,女生生理成熟更早,因为身体变化更容易引发不同的问题,并且,青春期女孩还存在误入爱情歧途,不慎怀孕的风险。

    新闻上,不时有校园女生在厕所产子的报道;而在美国,不到20岁做妈妈的比例之大令人目瞪口呆。这样的行为后果严重,不仅对女孩本身不利,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16岁女生抱娃看上去难免缺乏安全感,而对于宝宝来说,则存在极大的生存风险。

    因此,家有子女,难免要对此心有防备,多掌握一些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动向,有备无患,可更好地应对及解决孩子的问题。

    非常巧合,最近读了一本极为畅销的美国小说《女孩们》,故事围绕着一个14岁的青春期女生展开,描述了一帮叛逆的美国青春期女生陷入泥沼(邪教)的故事。

    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被其语言的优美,翻译的流畅,铺垫的悬念所吸引,于是,一两天内除了带娃以外,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心里跌宕起伏,心系书中女孩的命运,总觉心有重负,最后读完,也难以释怀。

    故事是精彩而吸引人的,人物地心理刻画也入木三分。这就是为什么,此书一经出版,就分别位居美国亚马逊及《纽约时报》小说畅销榜第一名。而非常年轻的女作者,出生于1989年的艾玛·克莱因也被Granta十年一度地评选“美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第一名。

    人们说,这是一本真正关注女生的小说,故事里的女主人公的心理被看见,被发现,而这本小说也被称为写给女生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都知道,《麦田里的守望者》是青春期男生离家出走、在外游荡三天的内心纠结与斗争。

    这两本书,都是对于青春期孩子内心世界探访的故事,一个是关于女生,一个是关于男生。

    故事如此精彩,我却觉得非常沉重,原因何在?

    《女孩们》的主人公伊薇出生并成长于一个非常富有的美国家庭,独生女,去世的外婆曾经是一名著名的好莱坞女演员,给他们留下了豪华的住宅和大笔财产。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生活优渥,吃穿无忧,结交的也都是“有身份”的人,然而,伊薇却并不快乐,她一直是孤独的。

    或许,这是让我感到沉重的原因: 一方面父母认为爱子女、关心子女,而另一方面子女却认为自己从未被真正关心和理解过,他们内心纠结、挣扎,充满不被理解的苦恼,对世界既渴望又心存恐惧和抗拒,而这种想法却得不到父母的认可,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好、是乖宝宝,却不曾想他们已经暗暗地抽上了大麻,他们有了性冲动,甚至性经验...... 父母与孩子之间仿佛有一堵无形的墙,这面墙将本来最亲密的家人分成两个世界,又似压在自己心上的重石:大人觉得孩子叛逆,行为幼稚可笑;孩子觉得父母缺乏同理心,言行落伍老套,不可理喻。

    这真是让人心痛,每个妈妈在孩子出生时都是心存最美好的憧憬、视他/她如珍宝;而每一个小宝宝也曾经那么地依恋和爱妈妈,眼里心里都是最甜蜜的妈妈。这本应是世界上最有信任基础、最亲密的关系,却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了变化,信任不再,关系产生隔阂和怀疑,严重的则形同陌路。

    14岁的女孩伊薇渴望的是爱,是真正的理解,是被关注,被看见,是陪伴,而这些,她都没有在家庭里真正得到过。

    父母感情破裂,离婚后,父亲与新女朋友搬去同居,母亲则开始追求自己的幸福。从物质方面来说,母亲对女儿非常大方;从精神方面来说,她对女儿又是极度的“吝啬”。当然,她自己并没有意识、或者说不懂孩子内心的需求,她与女儿的沟通是表面的,缺乏深度,更缺乏了解。甚至,她根本不知道整个暑假女儿到底在做什么。

    伊薇与最好的朋友发生了分歧,她一直暗恋好朋友的哥哥,而他却带着自己的新女朋友离家出走了。她一个人闲逛,成为一个身有所居却精神无处可归的“幽灵”。

    和好朋友吵了架,她们不再见面;妈妈很少在家,整天约会新男友;爸爸偶尔与自己通电话,所聊的也是一些表面的话题。

    她的心理,她对于感情的渴望,她隆起的胸脯,她对于性的好奇,这些在现实中存在,整体影响着伊薇的问题,却没有一个亲密的人给她答案,也没有人让她信任到可以交谈。

    妈妈并不知道女儿和好朋友的决裂,更不知道,女儿偶然间认识了一个邪教组织的成员。那也一是帮青春期女孩子,不同的是她们已经和家庭彻底决裂,也可以说她们已经深陷泥潭,被一个狡猾的、年长的男人用“花言巧语”控制着,她们爱他、崇拜他、迷恋他,为他偷东西,偷钱,甚至为了他牺牲身体、做残忍的事情。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如果有一点点社会经验,就会说他是一个无赖。 女孩子们不过是他的工具,她们养着他,她们付出一切为他的追求服务。而他所付出的不过是对于女孩子的“理解”和“关注”,还有“爱”。

    这些,本应在家庭里得到,因为没有得到,于是,叛逆的她们逃离了,归属了一个恶魔,慢慢地,踏上了人生不归路。

    最初吸引伊薇的是组织里的另一个年龄稍大一点的苏珊,苏珊俱备一种神秘的气质,却又给予了伊薇与众不同的关注。这对14岁、渴望情谊的伊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她最终成了邪教的一员,只为了与苏珊的亲密。

    最后,不知情的伊薇随苏珊几个人去为恶魔头目杀人,最后一刻,苏珊把伊薇赶下车。 此举救了伊薇,使她与后来的命案脱离关系,却仍旧成为缠绕伊薇一生的噩梦。

    当她看到新闻,知道几条生命,包括一个孩子,死在了自己亲密朋友的刀下后。她开始夜不成眠,终日恐慌,而这种担忧,仍旧不能向父母倾诉。

    这是故事的结局,又似一个人命运的总结。原本,女孩子们可以阳光、快乐地生活,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家庭。但是,她们却走上了另一条路,她们成了流浪的乞丐,她们崇拜一个无赖,她们伤害无辜的孩子, 最后落入监狱。而伊薇呢,她一生都没有结婚,她一直是孤独的,既无事业,也无爱情,而回忆也永远不会淡去。毕竟,救赎也分事件的轻重,一个人的心灵不会那么容易解脱。

    这似乎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从头至尾,伊薇的父母却对此都没有深入的了解。当伊薇第一次带苏珊侵入邻居家捣乱而被认出后,母亲的反应也是怒火冲天,是责骂,是对她的惩罚。

    犯了错误的孩子当然需要管教,只是管教不能治标不治本。重要的是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想想她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简单的说:这样是错的,你不该这样做。她当然知道是错的, 这无需大人指出,但凡有一点常识,就知道未经许可进入别人的家是错的。

    可是她们依旧这样做了,为什么? 她们的目的就是用这样叛逆的行为证明自己的存在,引发社会的关注,她们寻求是一种被看到的感觉,如果正常的渠道不可得,那就用不正常的渠道获得。

    这个故事构思巧妙,采用了现在与过去穿插叙述的方式,开头即抛出主要事件的梗概,却暗藏包袱,未明示,埋伏笔。正是如此,读者才会陷入其中,不断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心。

    无疑,这样一本精彩的小说可以带给读者美好的阅读体验。更何况,这是一本从青春期女孩入题,探访她们内心世界的书,因此,更有阅读的价值。

    读此书,无疑给父母敲响了一个警钟:我们眼中的孩子可能未必就是呈现出来的样子,我们可能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她们需要被更好地看见。

    而我们必须要正视的问题是: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和成熟,他们对爱情有期待,对性有好奇,对世界的看法是纠结和迷茫的。

    因此,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中必须要涉及生理变化的问题,讨论爱情话题,也要进行性教育。这些问题并不是不讨论就会自动消失的,它们就在那里,在现实里出现,不讨论也在那里。而越是回避这些问题,就越会引发孩子们的好奇,这种好奇存在很多风险,风险的代价太大,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承受得起。

    所以,逃避不如正视,用最平常的语气讲解人身体最正常的变化,用自己对爱情的看法和孩子聊聊情感的故事,关于性的问题无需隐晦,只需落落大方地交流。

    此外,对于孩子的一些行为还是要多站在理解的角度上,用爱化解叛逆,想一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从青春期走过,应该可以感同身受。父母的拥抱多了,孩子对异性的身体触摸就不会那么渴望,肌肤之亲是安全感的一种体现;父母的爱足够了,孩子也不会卑微地向外找爱,他们在爱情面前才有底气和尊严。

    父母与青春期孩子之间的沟通应当是积极的、正面的,而不是躲躲藏藏、闪烁其词。只有在阳光下,成长才是健康的,一直藏在阴暗的角落,则纵容了霉菌的肆意入侵。

    ——感谢阅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女孩们》:青春期女生的内心世界探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df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