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过第二课,发现我第一课的作业估计不能及格。
现根据第二课尝试作出修改。
【R:非暴力沟通-片段】
非暴力沟通第二个要素是感受。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然而,根据罗洛.梅的叙述,大多数人的感受”像军号声那样单调“。
人们认为感受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各自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于是,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渐渐地,我们习惯于考虑:“人们期待我怎么做?”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大学生说,室友将音响的声音放得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我询问他当时的感受,他说“我觉得在晚上不该这么大声。”我提醒他,虽然他用“觉得"这个词,但他表达的是看法而非感受。他请他再试着表达感受,这一次,他说”声音太大了就没会打扰到别人。“我向他解释,这依然是看法非感受。他想了想,斩钉截铁地说”我没有什么感受。“
很明显,他有强烈的感受。不幸的是,他体会不到,更不用说表达它们了。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实现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的感受。成熟的人,应该是能十分敏锐地发现自己的感受以及细微变化。然而,大多数人认为感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正确思想。于是,我们以权威的正确思想为导向,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逐渐地,我们的思维模式就成了:怎么做才是人们认为正确的。我们会发表看法,但我们注意不到自己的感受,更不用说把感受表达出来,而实际上,此刻内心感受很丰富很强烈。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过程中,朋友一直拿着手机发发发,实在懒得管她,你发吧,我自己看。电影结束了,和我讨论,就讲到了一些如果仔细看就能知道的事情,我心想,谁让你不仔细看的,我就不回应她。她也有些感应到气氛的改变,还问我是不是心情不好。彼时,虽然没有正面冲突,但其实也属于冷暴力了吧。
我只表达对她行为的不满,没有看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而我当时的内心感受实际是,和好友共同观看然后共同交流探讨,既然陪我来看,就得到完全的重视与陪伴。如此想来,这个小脾气貌似闹的没道理。或许她确实有事情,也或许不论这个事情重要与否,至少比她看电影重要。哪能不让别人有其他事情呢?
没有体察到自觉内心的感受与期望,并表达出来,自己生闷气。如果我表达出来,可能她会因为我的感受比她手机里的事情更重要而放下手机,如果不是,可能也会和我解释,或者任何其他属于她的反应。
【A2:以后我怎么应用】
如何体察到自己的感受?
1.冥想。每天冥想5-10分钟,通过坚持冥想,更多关注自己的思想、身体反应、内心感受等,多接触、多了解自己,增强自我感知敏锐度。
2.遇到不开心时候,提醒自己不要急于发脾气,然后观察自己不开心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体察到自己的感受后如何表达?
客观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期待。或者说,明白了自己的目标,使用适当的、效果更好地方式方法去促使实现这个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