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4岁的初中小男孩,把妈妈的衣服划得一条一条的,妈妈很是担心,怕孩子进入高中之后会不会拿把刀指向她。
第二天,我把小男孩叫来了解情况。我问他你妈妈爱你吗?他说爱。我说你恨妈妈吗?他说恨。我说你恨妈妈什么呢?我先来交代一下背景,小男孩的妈妈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在小男孩上小学的时候。一个人在乡村办了一个幼儿园,公婆不支持,丈夫不支持,所有的事情都靠一个人抓起来。所以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而且可能因为当时心情也不是太好,也很着急,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都是打。
我说你恨妈妈什么呢?他说在小学的时候把我打得太狠。我说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要让恨流动。你对妈妈有了恨也很正常。但是我知道你也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你也知道妈妈是爱你的,妈妈现在也知道自己错了。但是这个恨,你必须要把它说出来,否则的话,对你和妈妈都是一种伤害,你向妈妈表达过你对妈妈的不满和恨意了吗?他说我试着说了好几次,每次说我的时候妈妈总会说她的不容易。让我学会理解别人。每一次都很尴尬。
大概了解了问题的所在。小男孩知道妈妈是爱他的。但是心中依然有恨。我们必须要让恨流动,有了恨,一定要承认,并且把它表达出来。人容易惧怕的表达表达,这里面有两个常见的原因,第一是恨意背后藏着毁灭欲,我们担心恨意表达会带来毁灭,二是恨意在自己的身上会让我们不喜欢自己,觉得自己不好就会破坏我们的自恋。但是心中有了恨,却不能表达出来,不能流动,时间长了,要么会攻击自己,让自己很愤怒,喜欢抱怨,喜欢发脾气,如果哪一天承受不了这个,如果恨意太多。要么自己会伤害自己,要么就会去伤害别人。
所以当恨意产生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在情绪的层面去表达出来,然后用语言去好好沟通。宁愿说出来伤心也不要到最后变成伤害。恨一旦从情绪变成伤害性的行为,就会造成关系的破裂,所以不管是夫妻之间还是亲子之间,一定要经常沟通,不要为了表面的和谐而不去把不满意藏在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