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星”追起来,真的不轻松

年少时没有追过“星”,其实是有贼心没有贼胆。或者说,那会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更知道自己距“星”十万八千里,所以,虽然年少,但不轻狂,甚至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没想到,五十知天命之年已过,却开始对某些人着迷,尽管这些人中有男有女,有同性有异性。
对我影响最大的,当数青岛新阳光心理服务中心的李克富老师。之所以着迷,不是因为同频相吸,而是因为反差太大,渴望互补平衡。
所以,报TA的班、听TA的课、读TA的文、想TA的笑,时不时为TA唱赞歌、模仿TA胡说八道、自由联想、大胆退行,甚至想成为TA的样子。
昨天像往常一样,在微信群里读他的书《行走中的思想》,看到他“刻意练习两个月,让暴走更像暴走”(专注边暴走边计步1小时,不借助任何仪器计数步行6734步)。
我没有他那暴走的功夫,所以选择难度相对较小的方式———骑自行车,数脚蹬圈数。
刚开始时根本进入不了状态,数了不到一百下,注意力就被带跑,或者说根本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左脚,而是凭直觉数数,甚至快到街口红灯处,脚蹬已停止,心里还在数数。
连续数了三百下后,突然冒出个想法,倒数从100数到1,这样注意力果然集中了不少。
但念头依然会时不时升起,觉察到上坡比平路和下坡时容易计数,因为脚蹬起来费劲,转动圈数比较少。而在平路或者下坡时,相对轻松,脚蹬的速度很快,对注意力要求很高。
于是,我开始偷奸耍滑,平路和下坡时保持住,不踩脚凳。
从东缉虎营到亲贤街,觉察自明显数错的有三次,而且距离目标越近时,越容易被干扰,念头越来越多而杂、思想上的重视度越来越不足,出错的次数越来越多,最后干脆放弃。
通过这次体验,我觉察到了自己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模式有三:
第一、总喜欢给自己找点刺激、给自己加码;
第二、喜欢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自己给自己使绊子、增加自己拿到目标的难度;
第三、容易受干扰,快接近终点时,不是全力以赴,而是主动放弃目标。
难怪自己五十知天命还在追星,追着追着,不但丢了目标,把自己也弄丢了。
其实,不管如何模仿,我永远都成为不了那个想要成为的“星”,最终结果只能做回我独一无二的不完美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