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避/冷漠型依恋:不太显眼的隔离
回避型婴儿的典型表现是缺乏安全感型婴儿的灵活性和足智多谋。
他们在重聚时的互动被描述为“受限制的”:回避型儿童把主动发起的权利都留给父母,而自己只是做出最低限度的反应;谈话总是断断续续的,话题也是非个人性的。
通过这种方式,冷漠型的成人经常“合理化”他们童年时情绪的隔离,把父母对自己的拒绝、疏忽或者愤怒,解释魏艰苦的锻炼——但是是良好的离职锻炼——因为可以磨砺独立性和决心。
冷漠型的父母为了保持自己处于冷漠的心理状态,从而使他们自己情绪上的存活成为可能,他们不得不忽视或者压抑自己的婴儿在依恋上的需求。作为回应,回避型婴儿——他们的需求被阻断了——学会了好像自己生活在无人之境。
在我们的进化设计中,面对威胁和痛苦时,必然有对舒适和联接的需求。我们不可能消除这种需求,但有可能对此进行防御。这就是回避/冷漠的策略的目的,把对依恋方面内部或者外部的线索的觉知最小化,这样就使依恋行为系统的活性降低了。
这一段非常打动我,我觉得我小时候面对家庭的痛苦,我有舒适和联接的需求。然后发小可能正好需要我,让我联接了这种需求,我就没有进行防御,而是向外发展——于是我总觉得别人是需要我的,就形成了迷恋性依恋。
而妹妹也面对家庭的痛苦,有舒适和联接的需求。但是女孩子嘛,她无法像男生那样容易释放和被包容接纳,于是她进行防御。就把依恋方面向外的线索觉知最小化,从而降低了自己活性。正如她自己所说,她的命运像一根稻草绳,一不小心就断了,一直都在依靠自己,形成了自己的适应性,形成了回避型依恋。
这些“最小化”或者“降低活性”的策略通过矛盾的工作模型交织在一起——在意识层面或无意识层面——塑造了回避型/冷漠型个体的内在和人际体验。
第一种模型是意识层面的,信奉并涉及到一种感觉,即自我是好的、强大的、完善的,而其他人是不可信的、依赖人的‘不足的。
第二种模型是无意识层面和恐惧的,伴有令人不安的感觉,即自我是有缺陷的、依赖的、无助的,而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有可能是拒绝的、控制的、惩罚性的。’
“降低活性”策略支持第一个模型,而防御着第二个模型。
开始理解“降低活性”是意识层面的策略,就是既然无法联接就退回来,不去联接呗;而防御是无意识的,是不知不觉得,不容易觉察的。
更普遍的是,这些患者膨胀的自尊,只有在自己所依赖和爱的人身上找出缺陷,并为此付出相当打的代价时,才会感到安全,否则,他们无法依赖和去爱。
这一段不是很懂,请求帮助。
3、矛盾型/迷恋型 依恋:没有为自己的心智留出空间
矛盾型婴儿存在“过度激活”策略。
回避型婴儿的标志是对情感的过度调节,而矛盾型婴儿则涉及到调节不足。因此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回避型婴儿特别专注于玩具,矛盾型婴儿却只能关注自己的母亲。
矛盾型婴儿一方面会在黏人和愤怒地反抗之间交替摆荡,另一方面又会陷入到无助的被动状态,这使他们非常难以接受安慰。对于母亲身在何处的慢性焦虑淹没了他们,以至于他们不能去探索。这种放大情感的模式——表现为矛盾(或)无助——可以看做是婴儿的可以预测的反应,用来应付那个反应无法预测的母亲。婴儿的这种反应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母亲游离的注意,同时抑制了母亲并不鼓励的自主性探索,他就能在多大程度上视为一种必要的适应性妥协。
这一段非常打动我,我跟我母亲之间的关系就是矛盾性依恋。一方面不断告诉我她很厉害——然后我就预测她应该能带着我们过上好日子;另一方面,她的厉害又不产生现实的适应性,而是不断带着我到处借钱,然后我又对母亲的预测充满了失望,于是在矛盾或无助中徘徊。也甚至,母亲也不鼓励我探索,好像我一探索,就容易打碎她脆弱的自恋,脆弱的存在感。
矛盾型儿童描绘的家庭图画——被形容为“脆弱”——其中的人物要么会很大,要么很小,彼此靠得很近,经常明显地突出脆弱或者私密的身体部分。
我确实有这样的体验,一方面觉得自己很棒,满足了全能自恋;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很小,啥也不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徘徊。
这些模型被认为是与不能预测的依恋对象之间矛盾性体验的结果。这些依恋对象会在孩子身上激起持久的迷恋观念:一方面,亲密是有希望的,但另一方面,这种亲密随时都会失去。
这种冲突的模型所导致的情绪发展停滞,损害了这些父母准确地感知婴儿的信号以及始终如一的对他们的需求加以反应的能力。并且,这也会影响父母自由而有效地反思自己体验的元认知能力,因为这种源于矛盾型婴儿的行为策略的依恋规则——放大痛苦,抑制自主性,会继续阻碍能胜任和独立探索的能力,以及自我探索的能力。
事实上,这是母亲灌输给我的“虚假但感觉到的安全”,母亲即拿我当“千里马”,又害怕“千里马”离开她。当她感觉到我有一些对压抑的释放和叛逆时,母亲就拿出杀手锏——“家里的钱都被你花了”,实际上我上高中一个月的生活费还不到10块钱,可想而知,10块钱除了能买水喝,还能干什么。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都是一群孩子。
在公司里上班这么多年确实是这样的,缺乏独立探索的能力。一毕业就分配到总监身边当助理,可是自己不敢探索,硬生生的非要回到小职员的身份上,其实就是感觉安全——是“虚假但感到的安全”。其实就是我母亲,是靠不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