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河北省是全国第三批进入高考综合改革(俗称“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此项改革自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学生参考至今虽然已有了三个年头,但现在仍有很多学生和家长,甚至包括很多老师也只是知道新高考改革的最主要一个变化是采用了“3+1+2”的选考模式,至于选考科目与未来能填报的专业有何关系、如何科学确定选考科目等问题还不清楚。
今天,正好和同仁们聊聊自己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关于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如何科学确定选考科目的一些思考。
核心观点:选择有时比努力更重要!
在学校里,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和学生用心良苦地说:“你要努力学习,才能考到好的大学!”这话本没有错,但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选择。因为只有在正确的选择下努力学习,才有可能到达我们预期的彼岸。
我们要认清“选择”和“努力”本就不在同一个维度,它们是不能平行比较的,因为“选择”比“努力”是要高一个维度的,如果说“努力”是速度,那么“选择”就是方向,方向如果错了,越努力就会让我们更快地远离成功的彼岸。
记得一〇年时教过一个学生,暂且称她为小王同学吧。可以说从教近二十年来我从没见过像她一样刻苦用功的学生,她上课听讲特别认真,笔记记到无可挑剔,恨不得把你说的每个字都记下来。每到晚自习她总能拿着生物练习册从上课开问一直问到放学,册子上也是密密麻麻写满了解题的思路和相关知识点。她属于那种典型的“不怕苦”“下死功夫”的学生,然而她的理科成绩并不理想,包括生物学科。在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我给过她建议:这种肯下功夫的劲如果用在文科学习上或许收获会更大,可是她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理化生”,最终,高考成绩下来,大专成了她暂时的归宿。这个事儿对小王同学来说没有假设,当然也不可能重新来过,但根据我们十几年的理科教学经验,其实是可以预见结果的。
以前学生需要做的只是简单的“二选一”的选择题:是选“理化生”还是选“史地政”,而现在的学生需要面对的是“3+1+2”有着十二种答案的选择题,我们又该如何帮助他们科学确定选考科目呢?这里和大家分享几个选科关键词。
关键词:“适合”“不悔”“发展”
一、“适合”原则
正所谓“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同理,对于学生而言“选科适不适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所以,要想确定适合的选考科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厘清自己的情况。
(一)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是这样阐述学习与兴趣的关系,他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2022年8月13日在北京中关村举行的“第八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开幕大会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老师的“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句话让在场的专家深表认同。
兴趣不仅仅是一种对学习的认知,它更是人类获取知识、探索世界的一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法则。当然这里所提到的“兴趣”,主要指的是学生的学科兴趣或者再延伸一下是学生的霍兰德职业兴趣,因为只有当学生在某个学科上表现出浓厚的学科兴趣,在学习时才会有内驱力,才会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主动的去钻研。
(二)特长。我一直认为特长是学习的推进剂,它会使学生的学习得心应手,在未来的竞争上胜人一筹。例如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极强,对电子科技产品有极大的兴趣,这样的学生如果选择历史这样需要大量阅读的学科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样,有的学生有音乐、舞蹈、运动等方面的特长,为了在升学上体现特长优势,或今后想要从事相关的职业,就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时间来选择对应的学科(理化生这样的学科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利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充分练习,学生的特长训练可能会减少他们的学习时间而影响到他们的成绩;而史地政这样的学科恰巧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有效阅读和记忆,保持知识的持续输入)。
(三)成绩。在学生进行选科时,可以参考几次大型考试的成绩。因为学校统一考试的成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进入高中以后的学习状态和不同学科的学习效果,但有一点是需要老师们注意的,那就是出题时不同学科应该注意难度系数的平衡,除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以外,其他学科的考试题难度系数要保持相当,避免某科过于简单,对学生造成“这科学习比较简单”或“这是我擅长学科”的假象。
(四)理想。每个人都有理想,理想其实就是个人的生涯目标,即便有的学生现在并不明确自己的理想,但也一定会有梦想的种子深埋他们的心中,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应当通过适当的方法去激发他们梦想的种子在内心萌发。
(五)社会。这个层面的话题有些大,但也是我们身为教师的责任。简单地说,学生进入高中,其实都有三年后继续求学的目标,所以我们可以跟学生一起分析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用上海建平中学冯恩洪老先生的话来说,我们一定要站在未来做教育,因为我们是为国家的未来培养人,将今天的学生培养成能适应明天社会需要的人。
(六)资源。所谓的“资源”包括学生的个人条件和他们的家庭背景,这两个方面也是学生在做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选科是为了今后能够更好的进入对应专业继续深造,而高等学府中的很多专业对学生会有身体条件、性别、所学语种等特殊的要求,所以学生需要根据这些额外要求结合个人条件进行斟酌。另外,学生也需要考虑自己在未来就业时,自己的家庭、家族的人脉、资源是否能为自己在某个行业发展借力,所以这些内容在选科时可作为一个参考的依据。
以上六点为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选科时判断是否合适的一些角度,当然不仅仅局限在这几个方面。
二、“不悔”原则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这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俚语,所以在选科时要做到“不后悔”,就需要学生避免盲目选科,因为未来一旦后悔,他们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来进行弥补和纠错。举几种盲目选科的表现:
(一)存在“一边倒”心理。学生在选科时会根据班级中同学的选科情况来决定自己的选科,哪科选的人多就选哪科,其实这就是“羊群效应”的表现,从众而不考虑自己。
(二)根据传统观念,认为哪科好学就选哪科。有人说“史地政比理化生好学”,于是学生就毫不怀疑地选择了“史地政”;有人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他们就坚定地选择了“数理化”。其实“好学”与“不好学”是相对的,是因人而异的。
(三)学习态度不好,认为哪科好学就选哪科。这点和上一点有相似之处,区别在于这种盲目选科的现象是由学生的刻板印象造成的,他们以为历史、地理、政治学科只需要记一记、背一背就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其实死记硬背拿高分的年代早已过去,现在对学生的考查更注重让学生将已学的知识用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四)过早的为工作寻找门路,认为未来哪个专业好赚钱就选对应的那些科目。和这种现象对应的还有认为未来哪个专业好就业就选相应要求的科目,其实未来对每个人的机会是平等的,就看你是否能抓住机会,是否有创新意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现在认为的“热门专业”“好就业专业”在学生该步入社会,进行择业的时候可能会变成无人问津的专业,或变成准入门槛很高的职业。
(五)情感取向,因为某些同学或老师而选科。这点很好理解,有这样行为的学生,说明他们的生涯成熟度很低,缺乏理智。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某个老师,就选择这个老师所教的科目,而忽视了是否适合自己。
(六)根据家长的要求进行选科。对于最后这点,我保守估计现在有70%的学生都是在家长的建议下进行选科的。家长们认为自己了解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了解大学专业的设置及要求,给出了“适合”自己孩子的建议,其实不然。
三、“发展”原则
第一,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所以未来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与时俱进的发生着变化。过去风光的职业现在也许已经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所以,学生在做选科的准备时,我们有义务提醒或引导他们去关注各个职业的要求和变化,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眼中所谓的“热门专业”或“冷门专业”,毕竟等他们走入工作岗位还是需要一些年头的。
第二,做选择时不能仅凭上边说到的“适合”原则中的那几条,而应该要全局综合性考虑。比如,有的学生在选科时就单靠兴趣,兴趣是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不假,但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兴趣又往往是一些没有经过充分体验和选择的表层、感官兴趣。
总之,高考是我们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一个重要的生命事件。在新高考背景下,根据我省的招生考试政策,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帮助他们及早谋划,选定目标是一件意义重大且较为复杂的生涯决策过程。
以上是我对如何帮助学生科学确定选考科目的一些思考,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最后分享我特别喜欢的两句话与大家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