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礼金簿

作者: 故乡小泉 | 来源:发表于2022-08-22 11:20 被阅读0次
    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礼金簿,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登记宾客礼金的专用账簿,目的是让宴请方能永远记住宾客的恩情(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便在未来某个合适的时候把人情还回去,做到礼尚往来而又不失颜面。中国是个礼仪之邦,我们在影视剧里能经常看到,大户人家会有人在门口大声吆喝被邀请宾客的身份姓名及礼金明细,里屋有人在专门收礼和登记。

    三十年前,我记得在乡村生活,礼金簿还没有派上用场,每个家庭的亲朋好友非常有限,比如我的亲戚只有姑妈一大家,舅舅两大家,还有父亲的堂兄弟姐妹,平时来往频繁,婚丧嫁娶的礼金用脑子登记完全够用,横竖就那么十几个家庭。90年代,村子里外出的人越来越多,有求学的,经商的,工作的,投亲的……五花八门,每个出去的人反正都有出去的理由,当然也自然有生存的法子,猫有猫道,狗有够道。

    鲁迅的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路子”多了,朋友也就渐渐的多了,原来的婚丧嫁娶被邀请的宾客最多1-2座(在大厅用餐的多为男性,妇女儿童一般在厨房用餐),一般是主人自己买点菜,在柴火灶,请2-3个妯娌或亲邻帮衬一下就能解决问题;现在规模少的请七大姑八大姨还不够,规模大的外包给专业的餐饮服务公司,带厨子、帐篷、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一应俱全,一片繁忙景象,宾客骚动,人声嘈杂,几十桌,上百人都是小场面,如果碰到大户人家,村口小路上停放的私家车能一眼望不到头。这样的规模,礼金再用脑子记肯定混乱,其中混杂了很多外乡人,很多陌生的面孔,脑子根本不好使,礼金簿在乡村开始流行起来,我有幸做了两次礼金簿的记账先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

    今年元旦,小爷爷意外仙逝,参加葬礼的有小爷爷小奶奶这一辈的亲戚,也有堂叔堂婶这一代的宾客,还有堂弟堂弟媳这一枝的朋友,七七八八也有上百人。由于事发突然(小爷爷身体很好,下半辈子都没有打过针吃过药,身体硬朗,哪知被一个糯米团子噎着窒息而亡),所以没有时间做细致的分工,我也是临时被抓阄做了礼金簿的记账先生。前来吊唁的亲友都不是同时来的,当地风俗是出殡前三天都有人来吊丧,有早有晚,有老有少,断断续续,哭哭啼啼,作为记账先生,我得时刻准备着,还得管好钱袋子。当地有风俗,亡者在没有出殡前,礼金是不能动的,所以作为记账先生,除了得时时刻刻守着账簿,给前来吊唁的宾客做好登记,每天还得做好对账,工作量不少,压力不轻,如果哪个人忘记登记了,或礼金少了,那么就辜负了托付者的信任。

    第一次记账没经验,闹出不少笑话,例如:20多年没有在老家生活过,家乡的语言已大大退化,有些长辈不识字,吐字又不清,这些长辈平时也只知道尊称并不知道全名,所以要在礼金簿上把全名写上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个长辈辈分很高,叫太奶奶,礼金给了40元,我问太奶奶的全名,脸上发烫,感觉是对太奶奶的大不敬,但是登记全名写上准确的礼金是我的职责,我微笑着轻声地问太奶奶的全名,太奶奶说了几次,没听懂,问旁边几个族人也是摇头,迫于无奈,交礼金的宾客在排队,我只能先写个尊称,后来找到她儿子才把大名补上。记账最哭笑不得有两个插曲:一是午饭和晚饭的时候,我刚刚端碗吃饭,就有宾客到处找记账先生登记礼金,没想到我在家乡也刷了一次存在感;一是礼金变更,有些人喜欢跟别人比较,觉得自己给的礼金少了,就会再加点,礼金簿当然要涂改。

    送礼送得是一份情谊,情谊有深有浅,有生有疏,把握的是一个分寸,但,天下事最难把握的莫过于“分寸”二字,有多少人在分寸上翻船,让几十年的姻亲反目成仇,让几十年的手足分道扬镳,让几十年的朋友割席断交。今天,在我的家乡,已经出现拒收礼金的好现象。春节期间,我舅舅七十大寿,亲戚的礼金,舅舅全部拒收,只象征性的收了几个晚辈的礼金,但也是变着花样把礼金返还,今天捎人给你带两桶茶油,明天捎人给你带两斤鱼干,后天捎人给你带点笋干……把老人家折腾的。我们几个表兄弟姐妹商量了一下,以后都不送礼金,这样就不用去担心礼金多寡,不用去化解世故尴尬,不用去忌讳感情深浅,来者都是客,只要带上嘴,轻轻松松来,开开心心去。

    君子之交淡如水,即将消失的礼金簿,值得期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即将消失的礼金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tqg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