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不睡觉,就相当于不给海马体整理并选择信息的机会。结果也可想而知,那些因为海马体来不及整理而杂乱无章的信息最终会被全部抛弃。
要想让知识记得更牢固,就必须重视睡眠。
2.通过减少宝贵的睡眠时间来换取好成绩,这种想法从长远来看毫无意义。要想不辜负自己为学习所付出的努力,就必须制订一个既能完成学习任务又能保证睡眠时间的学习计划。
3.学习的基本要求是“记住自己能记住的所有知识,切实掌握自己能理解的全部内容”。做到这点之后,就果断地去睡觉吧,剩下的工作都交给海马体。
4.于“学习”这一行为而言,最重要的节律肯定就是昼夜节律。
5.这也意味着在我们学到某些知识以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让记忆恢复,从而充分发挥作用。相对于刚刚记住的知识,人脑更容易利用的是已经整理好的、几天前学习的知识。
6.平时也要注意建立并维护好正常的睡眠节律,尽量每天都在同一时间睡觉、同一时间起床。
7.不仅如此,睡眠还能使人灵光乍现。2 如果在前一天晚上大致看了一遍题目再睡觉,那么第二天早上答题时,脑海中闪现新思路的概率就会高很多。因此,在睡觉前把题目过一遍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技巧。
8.顺便一提,不仅夜晚的睡眠具有巩固记忆的效果,午睡也同样有效。3 如果时间允许,大家可以试着在结束上午的学习后睡一个午觉,半小时左右即可。
9.如果考试前睡不着怎么办?睡眠发挥作用的重点并不在于“睡着”,而是在于要“停止向脑输入信息,给脑整理信息的时间”。实际上,即便人处于清醒状态也不要紧,只要安静地待着,海马体就会开始整理信息。
10.仅仅是在安静的房间里闭上眼睛放空自己,就能达到和睡觉一样的效果。5 很多失眠的人都苦于无法入睡而变得焦虑不安,其中一些人在实在无法忍受这种痛苦时,往往会起身去看电视或者读书,以此打发时间。其实这样做是不正确的,因为信息一旦进入人脑,这段清醒的时间就达不到和睡眠时间相同的效果了。
11.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边睡觉边听录音的所谓的“睡眠学习法”其实并没有什么效果,所以还是不要去打扰在我们睡觉时仍然努力工作的脑比较好。
12.首先,请大家闭上双眼,想象自己正头戴一顶尖尖的三角帽、手里拿着一个水煮蛋。接着,将水煮蛋轻轻抛起,用另一只手接住,然后再次抛起,用最开始抛水煮蛋的手接住。就像这样,把水煮蛋在两手间来回抛接数次后,请再尝试着用自己的惯用手将水煮蛋轻而稳地放在帽尖上。成功后,一边将注意力集中在水煮蛋上,一边缓缓睁开双眼,此时注意力应该就能集中在眼前的书桌上了。一旦我们习惯了使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省略反复抛接的环节,直接将水煮蛋立于帽尖即可集中注意力。
13.如何度过周末也是一个问题。比如,有人喜欢在周末睡个大懒觉,这就相当于主动给自己制造了时差,这简直就是在虐待脑。所以说,休息日也应该和平日一样,尽量在相同的时间起床。即使醒来之后还是特别困也不要睡回笼觉,等到中午再睡个午觉就好了。
14.肯定有人习惯早起,也有人喜欢当夜猫子。但请大家不要忘记,考试都是在白天进行的,而那些习惯了在深夜学习的人,到了考试当天就不得不从夜猫子转变为早起鸟。这就像去遥远的国外旅行一样,很有可能出现时差综合征。
事实上,当人出现时差综合征时,海马体中的细胞会一点点死亡,从而导致记忆力下降。
15.趁着还没忘记刚记住的知识就赶快睡觉,这算得上是保持记忆的一条铁则了。因此可以说,在晚上记忆要比在早上记忆的效果好。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晚上”并不等同于“熬夜”,即“夜间学习”并不是指“在深夜里学习”,而是指“在睡觉前学习”。在和平时一样的时间段内睡觉是夜间学习的重点。
对于人脑而言,睡觉前的一到两个小时是记忆的黄金时间。
16.先为大家简单说明此方案中关于时间安排的要点,也可以当作是对前文内容的复习。
饭前处于饥饿状态,正适合学习。
睡觉前也是学习的黄金期。
早饭或晚饭后处于饱腹状态时,不学习也不要紧。可以读课外书、看电视,或者玩游戏都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午后如果实在困得坚持不住,不妨睡个午觉,不要有什么顾虑。
如果早就决定要睡午觉,那么应该在午睡前的这段时间内抓紧学习。
17.也许有人想问,我们每天到底睡多长时间才比较合适呢?其实,在睡眠时间方面个体差异很大,不能一概而论。虽然人类的平均睡眠时间是 6 ~ 7.5 小时,但是有人睡 3 小时就足够了,有人则必须睡上 10 小时才行。这种个体差异可能和遗传有关,不是通过努力就能改变的。
18.在学习时一定要设定目标。人们常说“志当存高远”,但这样一来,不仅会导致实现目标后获得回报的次数减少,而且当目标无法实现时,难免会使人产生一种挫败感。所以学习的关键在于,在设定较大的最终目标的同时,还应该设定一些小目标,即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
我每天都会设定一些能完成的、低层次的小目标,以激励自己持续学习。正因为每天都能获得小小的回报,我才能坚持下来,不断地向最终目标前行。
19.换言之,学习可以说就是掌握事物关联性的过程,学习的本质就是把之前各自独立的信息在脑中关联起来。
20.无论失败多少次,都要确立下一步的解决方案,利用排除法进行自我修正——这也是脑的机制。因此,对于学习来说,“善于反省”和“保持乐观”也很重要。
21.我们需要透过自身这扇窗户观望世界,所以必须不断磨砺自己。
——萧伯纳(剧作家)
22.教育心理学中有“偏好效应”这一概念。“偏好”一词用在这里可能会让人感觉有点奇怪,但其实它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在学习中发挥长处”。与其在不擅长的领域闷闷不乐,不如充分发挥长处,这样成绩才能得到整体的提升。对于实在学不会的部分,我们可以不去管它,这也是一种好方法。
23.在正式考试时,要想实实在在地拿到志在必得的分数,就得先从自己有把握的题目开始着手。在此过程中,我们会慢慢建立自信,干劲会自然而然地增加,注意力也会提高。
24.由于人脑通过模拟信号进行记忆,所以比起一次性记住全部信息的方式,人脑更擅长使用“排除法”。数字信号只是呆板、机械地保存信息,而人脑采用的却是排除错误、最终留下正确答案的方法。
25.人类的学习也同理。学习有三要素,它们分别是:
不畏失败的毅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乐观的性格。
26.在感到某种事物“有趣”之前,我们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努力。
27.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这样掷地有声地说:“生而为人,我们有义务把人生活出价值。”既然与别人花费了同样多的时间学习,那么就不能让付出的努力白费——这种想法很重要。
28.在现实中,即使将来你有幸从事了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关的工作,也一定会面临很多痛苦和挫折。到了那时,还能保持现在的这份毅力和信心努力做下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9.只需要把教学的步骤分解开就可以了,也就是先分解学习步骤再循序渐进地记忆。
30.不要一开始就挑战高难度的问题,而应该先夯实基础,然后再逐渐提高难度——这样才能尽快掌握学习内容。
31.先要明确自己的弱点,然后逐步克服,切忌远望目标而惶惶不可终日,我们要时刻牢记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曾经这样说道:“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目标,而是要做手边最具体的事情。”我们不仅要设立宏大的目标,还应该设置一些容易实现的小目标,慢慢进步。对于人脑来说,这才是高效的学习方法。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
32.循序渐进法才是最有效、最快捷的学习方法。我们应该把握大局,先粗略地将学习过程分解成几大部分,然后进一步详细地分解,并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按照顺序去学习。
学习就像用砖头一点点地搭建房子。
33.总之,对任何人而言,不要误判自己现阶段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34.因创立智力测验而闻名世界的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比奈曾列举出智力的三大核心要素,即逻辑能力、语言能力和热情,而“热情”正包含了“有干劲儿”这一层意思。
35.干劲儿”是由人脑中的伏隔核等部位产生的。伏隔核的位置接近人脑中心,它的尺寸非常小,直径甚至不到 1 厘米,但它的性质却比较复杂。要想让伏隔核活跃起来,就必须给予其一定程度的刺激,否则伏隔核是运转不起来的。
36.因此,每当感觉自己没有干劲儿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坐在书桌前开始学习——总之,要先刺激伏隔核,等到慢慢地有了干劲儿之后就能集中精力学习了。俗话说得好,百思不如一试。学习这件事,只要能开始就相当于完成了一半。
37.唤醒伏隔核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不管怎么样,先坐到书桌前不间断地学习十分钟再说,这种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38.一般来说,记忆本来就不严密,甚至可以说是模糊而随意的,这就是脑的记忆的本质。
39.人脑虽然特别需要能量,但它只能吸收最容易转化成能量的葡萄糖。从化学成分上来说,糖果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组成的蔗糖,所以吃了之后马上就会转化为能让脑运转的能量。
嚼口香糖会使人头脑清醒。这好像是因为臼齿在咀嚼时产生的震动会传送到脑,使脑清醒起来。
果糖被身体吸收后,马上能转化为人脑的营养源——葡萄糖。
41.所谓的“三大营养素”,就是指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它们对于人体而言都非常重要,但神经元只能吸收“葡萄糖”,也就是糖分和碳水化合物。
42.大家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自己的记忆不精准而闷闷不乐,因为人脑的机制原本就是这样,总有一部分记忆是模糊不清的。正如作家普希金所言:“失败之前无所谓高手,在失败面前,谁都是凡人。”无论钻研什么学问,我们都绝不可能避免失败。
43.失败并不可耻,我们没有必要过度惧怕失败。失败之后,重要的不是“后悔”,而是“反省”。
44.记忆有时会变得模糊不清,有时甚至会消失不见,这是脑的特性,某种程度上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如果脑像计算机那样,能准确无比地记住所有信息,那么脑是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实际作用的。“记忆准确且不会忘记的脑才是优秀的脑”,这种观点不过是对脑的一种误解。人类本来就常常忘记或者出错,正是为了弥补这一点,人类才发明了计算机。
人类的长处恰恰是拥有缺点。
——犹太人的格言
45.当人做一件事时,注意力一般会在开头和结尾比较集中,我们分别称其为“开头努力”和“结尾努力”。
46.考试的中间时段注意力却很容易中断,一不留神还会浪费不少时间,这就是所谓的“中途松懈”的现象。避免“中途松懈”的方法之一,就是把考试的时间分成前、后两部分。例如,当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时,我们可以想象前 30 分钟一到考试就要结束了,而后 30 分钟又是一场新的考试。
47.哲学家培根曾这样说:“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
48.当我们想要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时,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把握知识的整体概貌。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先忽略细节,首先把握全局,之后再一点点地记忆细节。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经过有序的训练,任何人都可以辨别出细微的差别。
49.如果想让有意义的记忆尽可能长时间地保存在头脑中,大家的目光就不能只局限于眼前的考试,而要以长远的目光制订符合自身情况的长期计划,然后依照长期计划去学习。
50.从长远来看,与其在每门科目上都花费相同的时间,以期成绩得到均等的提高,不如集中精力学习其中一门科目,并将其研究透彻,这样的学习方法才是上策。
网友评论